第225章 以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如今是浮萍撼树不自量力.(1/2)
此刻的义帝,不过是谁也指挥不动的门面朝廷。在逼迫离开彭城,往南迁徙的过程中,树倒猢狲散。
一路之上,受不了苦的义帝宫廷之中的臣下们,纷纷离开,自谋出路。只剩下吕青等寥寥数人跟随,为这个昙花一现的故楚殉葬。
这便是人心,这也是乱世之心。弱者追随强者,乃天性。
如今的义帝熊心就是名副其实的弱者,而项羽却是掌控天下人生杀予夺的强者。今时不同往日,两人的处境,早已翻天覆地。
……
熊心与项羽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可避免。楚地只有那么大,注定只有一个王者。
熊心为天下公约之王,民心所向。项羽武力天下第一,军心所向。然而,在这个乱世中,军心所向远比民心所向重要。
楚怀王乃项氏所立,在当时的天下,弱君强臣,才不会出现太大的分歧。但偏偏注定,王是明君,臣是强臣。
仿佛宿命一般,注定两个人不可能共存。
两个人之间的纠缠嫌隙,一直可以追溯到巨鹿救赵。熊心清楚,项羽对他的打压,除了政治利益上的行动外,有一部分是因为报复。
因为在巨鹿救赵前,他主持制定了天下公约:先去关中者王之。当时项羽请缨,愿意率领本部兵马进攻关中。
为了打压项氏一族在楚军中的威望,他断然拒绝。在那个时候,熊心已经感受到了越来越强大的项氏影响力。
当时天下秩序远不如现在混乱,天下臣民致力于恢复战国七雄局面。除了山东六国之外,天下有野心者唯一称王的机会先入关中。
是熊心一言之间剥夺了项羽称王的机会,两个人之间的嫌隙自然是越来越大。毕竟断人前途如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在某一种程度上,熊心此举相当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毕竟没有项氏一族,他熊心还是一个放羊小儿。
那里有后来的王权富贵!
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以来皆如此。
……
不说陷入疯狂的熊心,走出简陋大殿的吕青,嘴角有一丝嘲讽。在他看来,时至今日义帝有此局面大多来自于咎由自取。
熊心断了项羽的称王机会,自然而然引来了项羽的暴起发难。巨鹿救赵途中,项羽斩杀熊心信任的大将宋义。
夺军自任楚军统帅,逼迫义帝追认即成事实。由此可见,项氏一族在楚军之中的威望与统治力。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发难。不仅是有预谋的,更是一种公然的决裂。
项羽杀宋义自任楚军统帅,将自己置于抗拒君王命令,窃取君王权力以解救国家危难的拂臣境地。
这便意味着,项羽与熊心失去了在同一体制下的共生的可能。
……
眼底有一丝无奈,吕青清楚熊心以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此刻的想法更是浮萍撼树不自量力。
项羽巨鹿一战击溃秦军主力,一跃而起成为诸侯上将军,以一人之力威压天下群雄。
其后以霸王为名主持的封王建国,不但无视当初的怀王之约,而且从根本上否定了战国七雄的复活,各国王政复兴的既存天下秩序。
这需要绝对的实力与无敌的自信,而恰恰这两者,项羽都有。
……
天下明眼人都清楚,项羽所实行的这种变革,首当其冲,遭受最大打击的便是熊心。
熊心本是六国联合灭秦的盟主,项羽的主君。项羽分王之后,自任天下盟主,西楚的霸王,这便注定了两者不能共存。
……
吕青一年时间,深入了解过此地,他清楚郴县在长沙郡的东南,只要翻越骑田岭,就可以进入南海郡。而且此刻的岭南地区盘踞着五十万秦军。
由于赵佗绝灵渠,烧栈道。此时的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近乎断绝。郴县,这是中原文明所及的南端,夷夏混处的天涯。
对于熊心而言,这是数千里的流刑!
……
在刚开始的时间里,吕青也曾志气冲天,想要蛰伏一地,最后反攻项羽。只是越来越了解,他才清楚其中的困难。
放眼天下,西楚霸王项羽可以无视秦帝胡亥的张牙舞爪,可以坐视赵地与齐地大乱,不顾辽东王刘季壮大。
但是项羽绝对不会放任熊心壮大,只要义帝有丝毫异动,必将会迎来楚国最严厉的打击。
因为这不仅是项羽与熊心的个人恩怨,更是楚国王权的更迭。
为了楚国的安定,为了王权的坚固,在项羽的利益面前,熊心只有死了才是最安全的。
从一开始到现在,熊心一直都是项羽最大的阻碍与威胁。项羽这样的王者,他不会在自己身边放一个不安定因素。
吕青也是一个智者,虽然不及亚父范增等人,却也大概能够看出项羽的手段。
他清楚从巨鹿杀卿子冠军宋义开始,这便是项羽处心积虑的算计。再到函谷关外天下相王,接着迁徙熊心于郴县。
每一步都是极其精妙的布局,一次又一次的瓦解了熊心占据的大义之名以及优势,令棋局发生了转变。
项羽对待的熊心的策略,吕青也能猜测一二。不外乎架空,迁徙,暗杀三个步骤。
如今已经完成了架空与迁徙,一旦熊心有异动,必死无疑。这也是吕青苦苦劝谏熊心的原因。
对于一位王者而言,名声有时候并不需要太好。况且是项羽这样以武力镇压天下的霸王,杀义帝不过是轻而易举。
在天下之间,没有人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