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 第五百三十二章 意外的法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05694/

第五百三十二章 意外的法师(2/4)

是看上去象个修行人,但事实上跟世俗的人一模一样。不过是他们感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高人一等;他们会通过这种表相的不一样,找到比别人高一点点的地方(优越感),其实还是我执,还是自我存在感。”

我当时就想起妍子每天修行的坚持,难道,这也有错误的可能吗?

“所以,不管是世俗人也好,所谓的修行人也好,都迷著于表相而堕入我执这个误区里面;因此,无论你是修行,还是世俗工作,你一切一切问题(例如所谓因工作及生活等没有时间修行等等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因为表相的修行或工作之故,而是不知道表相后面的本质是什么,也没有真正正确的去面对他。如果能正确的面对其本质时,其实很多时候工作及生活中的一切也都是修行。”

生活亦是禅,这观点我在书上看过。但那是大师们的境界,我们凡夫,能够做到吗?

“若你能在你的工作当中保持透视自我虚妄的正见,那么,这就是修行。你没念一句咒语、没磕一个头那也是修行。如果你每天工作当中都能思考无我的道理,那么你去工作的时候、不被自我欺诳的时候、不管你做什么都是修行,而且你还会很开心;绝对不会因空虚、压力而产生烦恼。有人认为每天念了经、念了咒那就是修行,从他们认为的所谓的修行中找到自我存在感,或者找到自我的满足。这实际上是颠倒的,没有任何用!”

如果不修,何以破除自我。有自我的修,是任何人开始的状态,怎么入手呢?

“要想息灭烦恼,不是换一个外境的问题。无论换什么样的外境,若不能透视核心的东西,那么你所行根本无意义。这就如同,给你一个拿工资的地方,不让你有事做,你会感觉寂寞得不行,感觉自己没有存在感;给你一个事事都需要你去做的工作吧,你又烦得不行,因为没时间去享受生活。这个矛盾从哪来?不是工作,不是外境,就是根上——自我的概念!没有透视这个自我的概念,仅仅是随着自我的感觉去认定你的生活,面对你的生活。”

这是批评,那些没事找事的人吧。

“所以,当世俗人说因为工作而没有时间修法的时候,所谓的修行人会在心理认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坐在家里修行,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事。实际上,这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人们都说修行人喜欢清净,那么把你放到寺庙跟出家师父一起生活,在强烈的自我存在感的驱使下你清净得了吗?你清净不了。所以最关键的是,当你心中生起:要体现自我存在感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自我到底是怎么样的,观察到以后把心安住下来。观察到以后明白这个道理不被他所迷,你再做事情的时候,工作做了但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被清净无事弄得好象体现不了人生价值的时候、空虚的时候,你再想想自我的问题;明白自我真相是什么的时候,你会享受那种空虚和寂寞,你会很开心。无论是工作的压力还是工作的繁忙,还是空虚寂寞,你都会很开心,没有不开心的,因为你把产生烦恼负面情绪的根除掉了,无论怎样的环境中你都能坦然处之。”

随后,他举了个例子。

“前几天,我在北京给一些居士开示时,我说:佛弟子要有节俭过日子的习惯,但有的时候你还要突破自我,还可以不吝金钱而挥霍。你只懂得节俭过日子不懂得挥霍也是束缚;只懂得挥霍不懂得节俭也是束缚,二者都错!同样,你只懂得远离社会呆在一个所谓的寂静的地方,而不懂得自己打破这个寂静到闹市当中让心清静下来的话,你已经被寂静束缚了,这不是佛法。寂静也会产生束缚,闲着无事也是一种束缚。可是,很多所谓的修行人害怕各种很杂乱的事情,认为很寂静的时候那是最好的;事实上只要你打破不了固有的模式,你堕入到固有的模式当中你就已经偏了,已经错了!那么,到底是寂静好呢,还是每天有事做好呢?这二者没有好坏,好坏的是你在二者面前是如何用心的。这就好象说,到底是花钱大手大脚的挥霍好呢?还是节俭好呢?同样,二者没有对错,对错是你在二者背后的用心。很多人认为,佛教徒就应该节俭、佛教徒就应该到一个寂静的地方、佛教徒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些想法都错了。”

果然,他也在北京有弟子。但看他对佛法的理解程度,估计不是那些假活佛吧。况且,这种佛教中破除二边见的做法,是逻辑与哲学上很深的课题,没点本事,还真无法这样讲,估计,万师兄晚上要跟我交流的。

“我在东北有某些弟子,上班的时候认为工作太繁乱了,不是他所要的;然后呆在家里,呆在家里懒惰着;道也没修、心中的障碍也没去除。这种人活在哪儿都是错误,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佛弟子不是你所处的任何外境怎么样,而是你能不能在任何外境当中找到适合你的心态,或者说能不能用你的正见心态面对一切事物。”

没有正见,一切都错。但借假修真,正见,是从错误中对比出来的。怎么会自动产生呢?

“人们从来没考虑过寂静也会产生束缚,好多人认为寂静就是对的,其实寂静也会产生束缚,之所以产生束缚,不是寂静本身的问题,是你迷在寂静当中出不去了,已经


状态提示: 第五百三十二章 意外的法师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