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暗黑大宋》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暗黑大宋 () >> 第684章 文豪的产生(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0898/

第684章 文豪的产生(下)(2/3)

发起海运,运粮运棉,减少或免掉市舶司的一些抽解。

接着规范两税与身丁钱,身丁钱那是无奈之举了,一些蛮人刀耕火种,如何以田亩计税?

王巨便下牒令,征收两税就勿得再征身丁钱,征身丁钱就不得征收两税,又强行规订两税不得超过十抽一。身丁钱那多是半生半熟的蛮区,更苦,因此以他们收入的十五分之一计算身丁钱,然后与刘谊共同写了奏疏。朝廷也同意了。

王巨还做了其他的一些举措,于广南西路各县县衙外置申明亭。

这是朱元璋想出来的主意,一个了不起的主意。

凡是民间田产、婚姻、斗殴、地基等纠纷,由各里的里正与胥吏共同调解,劝说双方做出一些让步。真不行,只好击鼓请知县来处理了。

这样一来,各知县便能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抽身了,不要学王巨,王巨手下做事的人太多了,其他知县哪里能供得起这么多人哦?那么知县便有了更多精力治理地方的弊病,当然,不想好,整日花天酒地,那谁都无辄的。而且经过手下调解后。在场的胥吏对事情经过也更了解了,那么转到知县手中,也能迅速处理。

这个举措推出来后,很受欢迎,王巨只是用在广南西路的,蛮人多,所以以调解为主,而且蛮人风俗与中原不同,这条举措有效地避免了许多刚上任流官因为不懂当地风俗,而出现误判的现象。并且也很符合宋朝“以和为贵”的精神,于是南方许多知州都推广了这个申明亭。

王巨又于各个申明亭外勒石为碑,刻意写上这个税率,并且后面还有一句话。如高之,杀官无罪。

如果那么官员征收的税率超过了这个税率,准许百姓杀官。

赵顼下诏责问。

王巨说道,此乃蛮区,官员又良莠不齐,若非如此。稍稍高出,超过百姓负担,便会有蛮人暴乱,一场暴乱下来,会死多少百姓,会用掉多少钱帛?它只是蛮人地区的一个特殊制度,即便没有这项规订,蛮人也敢杀官。有了这项规订,官员不敢胡作非为了,蛮人便可治理了。陛下勿要担忧。

王巨不是说着玩的,在夔峡路那边让蛮人干掉了好几个宋朝重要的官员,每一次蛮民暴动,杀死的官员更多。

赵顼能说什么呢?

要么继续买安,要么治理,治理蛮人能不小心吗?

正是这些制度,加上大修基础建设,农田水利,发展商业手工业,所以许多蛮人地区迅速安定发展,才有了蛮人唱歌感谢王巨的由来。

刘谊也很感动,王巨不是真来治理广南的,他是用兵交趾的,到处都需要钱帛,这一来,无疑手中的经费更少。

但实际经过治理后,税赋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例如户数,不是二十几万户了,而是变成了三十多万户,许多生蛮变成了熟蛮,并且载于户册之上。

又有许多蛮区开始了先进的耕作,身丁钱能征收几文?两税才是大头。再加上商税,以及拓展的地区税赋。广南西路收入不减,反增加了一倍多。

这说明了朝廷财政危机缓解之后,许多变法派也开始在反思,尽量地宽松百姓。

特别象李定、舒亶这样的官员,他们真的很两袖清风,王安石闲赋到了江宁,还置了不少田产,他们离开官场,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在古代,一个官员一点都不贪,那就是很难得的。

而且他们很努力,再想一想苏东坡喷的那些诗,让舒亶如何作想?

吴充无奈说道:“苏轼有才情……”

你们不要将事情闹大,一个苏东坡还不够吗?现在又出来二十二名朋党。所以吴充忍不住地说了一句,看在大才子的份上,也能宽大处理吧。

沈括说道:“我与王子安通过书信,曾问一句,君少年便有诗令传唱,为何现在反无一诗一令之作?王子安信中答道,人精力有限,就连那本数学都没有空继续书写下去,况且诗令。南唐后主天资不聪颖乎,为何灭国也?”

论名气,如今王巨名满天下。

连灭两国,还有那个流民,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全天下人都在谈论王巨。

论成名之早,也无几人能及王巨,他少年时抄袭的几首诗词还在传唱呢。然而后来却没有了。

沈括的话外之音,指王巨才情不及苏轼吗?

为什么现在没有作诗写词,是因为没有空。想要当好官,整天就得做事,那有空写诗作赋。只有那些当不好官的士大夫,才能整日花天酒地,狎妓游玩,作诗写词。

吴充恼了,问:“唐太宗难道没有作诗过?”

“唐太宗会不会在诗上钻研?还有唐玄宗,是何等的天赋,然而晚年留恋美色,并且钻研诗赋丹青音乐舞蹈,结果如何?自古以来,有几个雄主在诗赋上扬名的?自古以来,有几个良臣在诗赋上扬名的,包括天资过人的诸葛武候,他专心过诗赋吗?”

“那你说王公非是良相了?”

“王公是才智,应急之作,他多会不理国政,而专心于诗赋?”

吴充又无语了,但在心中骂道,这个死不要脸的!

这样争辨下去,赵顼如何放人?

不过小苏眼睛亮了一亮。

散朝后,他立即写了一封信,向王巨求救。

不要小看了王巨的能量,现在王巨无论手段是好是坏,但是实打实的灭二国之功,马上就有灭三国之功了,有他在皇上面前求情,大哥就会平安无事。

然后不惜成本


状态提示: 第684章 文豪的产生(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