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民国战神》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民国战神 () >> 第203章 :警告与威胁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1796/

第203章 :警告与威胁(2/4)

后,此时已是世界上顶级技工了,任何一个国家的精密制造业都无法与********相提并论了。此时的英法美这些列强,连狙击步枪的瞄准镜都造不出来。

`````

林宗成是江苏省的一名大地主,手上有上万亩土地。此前作为地主,并不是很有钱赚。因为粮价逐年降低,主要是列强输入粮食。再则生产力不够高,又是佃租制度。加之西北农业技术扩散时,各省粮食大幅度增产,导致粮价大跌。

不过好在西北见各省粮食产量大增后迅速减少了西北粮食产量,西北的土地开始增加饲用玉米的种植,以增加肉类产量,从而在各省购入粮食,终于使粮价稳定了下来。

林宗成敏锐的察觉到,传统的佃租制度已无任何前途了。中央已开始出台了佃租限制制度,坐在家里翘着脚收佃租的时代正在远去。

为此林宗成还专门跑到西北去考察,考察后发现,西北已经开始使用机械化种植技术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大型农机生产的场面,当场让他震撼了。

机械化农业下,一名劳动力甚至可以忙完几千亩土地的劳动。这让林宗成意识到,如果跟不上西北农业的发展,必然将会被淘汰。

两条路摆在了他面前,一条路是用土地入股西北的农垦公司,到时候依旧可以坐在家里等分红。不过毕竟是别人在经营,盈亏还是别人说的算,让他感觉不靠谱。因此只剩下第二条路,那就是自己搞农业机械化。

林宗成1914年在西北购买了联合水稻收割机,以及插秧机、耕耘机等农机,同时在西北聘请了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开始在江苏发展起了第一个农业机械化水道种植点。为此林宗成砸入了十万元进去。

而原先的那些佃农,则被林宗成遣散了。遣送这些佃农现在也变得非常容易了,因为遣散的佃农可以转为工人户口,就算是失业了也饿不死。何况现在到处都在招工,到哪里随便做做工不比在农村租地种田要强啊?

到了1915年,林宗成的机械化水道种植基地算是搞出来了,在西北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了杂交水稻种子,以及化肥。并用农机进行耕作,到了秋收的时候,每亩竟然平均产出高达350公斤。

虽然杂交水稻的最高亩产可以达到700公斤,但是机械化种植并不是精耕细作,所以产量达到350公斤已经很高了。在以前,没有杂交水稻和化肥的情况下,一亩地能产出个200公斤就是逆天的高产了。

350公斤的产量,一亩地的水稻能卖3。5元,一万多亩土地,让他收入达到了3。5万元,刨除几个工人和农机烧的油钱,以及请货车运货的钱,以及种子、肥料的钱,还有3万元的盈利。

这让林宗成大喜过望,只要三年多时间,就可以收回农机的投资了。而三年后,农机则是自己的东西。

而且使用农机种植的土地,三年内是免税的。三年后,税收也不是很高。国家对于农业机械化是极力支持的。

初获成功的林宗成顿时看到了一个发财的路子。立即学着西北农业的模式,自己成立了一家农垦公司。

而且周围的地主看到他的成功后,也纷纷跑来取经,也被林宗成拉来入伙,周围地主出地出钱,一起组建农垦公司,迅速就把土地规模扩大到了十五万亩。

接着林宗成又以农垦公司的资产做抵押,向中联储旗下的********农业银行贷款了 万元。

拿到这笔钱后,林宗成的农垦公司一边购买农机进行农业机械化,一边购入土地。不出几年,林宗成和一群地主组建的农垦公司就发展到了拥有三百多万亩土地的大公司。

因为欧洲爆发大战,首先有大量粮食可以出口。再则********在这种形势下工商业迅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型为工业人口,而且收入大大的增长,老百姓的购买力变强了,不需要向以前那样节衣缩食,因此对粮食需求量大大提高,产出的粮食根本不愁销路。

林宗成的成功不是个例,在********限制佃租后,大量地主开始转型,有了成功的例子后,各省地主纷纷跟进,对土地进行了农业机械化改革。

大量的民资投入农业改革之后,西北农机基本上是供不应求。不过西北农机制造业的规模也迅猛扩张,1915年全年制造出的大型农机就达到了三十万辆,中小型农机更是高达上百万的规模。

这些农机刚生产出来就被抢购一空,迅速投入到各省的农业生产当中,迅速的提高了整个********的农业生产力。

农业生产力提升,所需的劳动力也减少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投入工业建设和生产当中去。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此时中联储狂印钞票,如果无法生产出足够的食品,那么也就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所谓足则让,不足则争。任何一个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国家,粮食都是越来越贵。因为粮食一贵,有粮食的人都屯着想卖个好价格,或者屯着自己吃。结果本来均一均还勉强足够的的粮食,在大家都争的情况下就变得极为短缺了。

就像是买房子一样,价格上涨的时候买的人多。等价格下降了,反而没人买。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有想通的地方。

只要食品供应充足,就不会通货膨胀。尽管印刷了很多纸币,但毕竟是有硬通货支撑着的。欧洲战争期间,物价虽然上涨,但是战争结束后,这些货币依旧是购买力坚


状态提示: 第203章 :警告与威胁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