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从陈桥到崖山》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从陈桥到崖山 () >> 道教之盛篇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3117/

道教之盛篇(2/3)

他是停不下脚步的…

答案很简单:还是宗教、道教!

政和3年(1113)3月,用圣旨召你你不来,不召你你倒带了500骑兵一日之间就到了我们咸州城。那既然来了。阿骨打你就和赵三、阿鹘产2人好好论论道理。但完颜阿骨打依然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惹怒了审问官员,决定将这女真人抓起来,好好吃几天牢饭,挫挫他的傲气。没想到阿骨打又在一夜之间逃回老家。之后给天祚帝上了一份表章:臣听陛下的话来了。可陛下的详稳司官员要杀臣,故臣不敢留。以后陛下也不用再拿圣旨召臣了。臣不会再来了…

闰4月6日,下诏公主改称帝姬、郡主改称宗姬、县主改称族姬。于是民间有无主之说。又言姬者,饥也。暗示着这些金枝玉叶不久就会饥寒交迫的命运…

9月,又一个神奇道士走进了宋徽宗的生活:濮州人王老志。

在唐朝时有过段神仙佳话。唐玄宗李隆基失去杨贵妃后非常想念,找来方士来寻找,哪怕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找到贵妃的踪迹。这位方士很神勇,他不仅在海外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些当年李、杨两人的私密话语,让当事人无法怀疑…很牛吧?宋朝也有。且更上层楼!

王老志,本是个地方小官,后弃官学道,神仙得不得了。在山东老家有人找他麻烦。结果突然间脚下陷了一深坑。坑底露出了斗大的鳞甲,吓得找麻烦的人掉头就跑。跑出5里后,头顶上雷霆剧震、雨雹俱下…

王老志进京,刚巧赶上赵佶爱妃刘氏病死,赵佶悲伤之余请他进宫,询问刘贵妃在另一世界里的情况。王老志说刘贵妃是天上的紫虚元君,现已魂归道山,重修正果。但通过他,赵佶能和刘贵妃对话。皇帝将信将疑…

另一位贵妃乔氏问:她和刘氏很好,现在刘氏还想她吗?王老志没说话,拿出了封信。这封信里写的居然是一年前乔、刘两人和赵佶在一起时说的私房话…

13日,召王老志赴京。19日,封为洞微先生。

接下来,赵佶也变得灵异了。他先是做了个梦,梦中扶摇九天,登上一处仙宫。里边神仙告诉他“汝以宿命,当兴吾教”该神仙做道士打扮。

赵佶把这梦郑重告诉了身边大臣,大臣们心领神会,向下边层层通知。可效果不大好,没多少人震惊。事后想来很可能是因没旁观者,皇帝自己做了个梦,再单独向大臣们宣扬,可信度不高?另一原因也可能是规模太小了,经真宗陛下造神运动后的宋朝人免役力太高,导致无动于衷…

怎么办呢?聪明的赵佶想了想,什么都没再说、也没再做什么,直到11月6日这一天,按惯例他要盛装出行,去圜丘祭天。当天仪卫盛大、臣子俱全。皇帝乘玉辂出南薰门、奔圜丘。刚出城,赵佶忽然遥指前方,问身边一年青人“蔡爱卿,你看玉津园东面,若有楼台重重,是何处也”

蔡京有很多儿子,长子蔡攸是很特别的,他并不是走老爹门路才搭上了皇帝,在赵佶还是端王时,他就搏得了未来皇帝的好感。

当年赵佶出宫,经常会遇到个比他大两三岁的青年,见到他后会立即下马,拱手立在一边。久而久之,赵佶问“这是何人”“蔡承旨的公子”

蔡攸之名,就从此刻进入赵佶心里,算是半个贫贱之交。这时蔡攸心领神会,回答“臣看见了,云间的确有楼台隐隐数重,仔细再看,它们都离地有数十丈高”

“是吗?爱卿你视力很好,还看到了什么,有人物吗”“有,有道教的童子举着幡幢节盖,保持队型在云间行走出没,臣能看见他们的眉目神情,历历如在眼前”四周大臣侍卫们听了,齐声高呼万岁,神仙真的下凡了,只是我们太蠢,只有皇帝和蔡攸有仙缘,所以才看见…

8日,赵佶就在这里修建了道观,取名“迎真”,并作《天真降灵示现记》。从这时起,宋朝再一次刮起全国性的道教复兴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道教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成为中国正朔朝代里唯一一个政教合一的宗教。赵佶就是那个合一体!

首先他是皇帝,可他宣称除宋神宗赵顼外,他还有另一个爹。该爹是玉皇大帝,简称上帝。赵佶是上帝的元子,即长子。赵佶在天上的官名叫神霄帝君,因太爱中原这片土地,在天上往下看,发现茫茫大地全是光头,心里实在有气,才主动要求降生下来,好拯救黎民百姓…在神霄帝君赵佶的嘴里,佛教叫“金狄之教”金,五行中属西方,这是方向感,指向天竺古印度。狄,夷狄外族,带有鄙视性,源于华美汉族的优越感…堂堂中华贵嗣,怎能剃光了头,向异族神灵膜拜?简直数典忘祖!于是赵佶以“教主+皇帝”的合一体身份,给道教信徒加了若干光环…

先是要学习,赵佶要求全国人民尽一切努力挖掘道教知识遗产,谁能上缴孤本,珍品道教典籍,立即升官发财!典籍由官方指定人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最后合成一部《万寿道藏》。据传说《九阴真经》就是这次抢救典籍运动中的副产品…

接着还是要学习。宋朝州学、太学等各级学府从此多加了门科目,大经或小经。学子们任选一经,仔细钻研,学好了有奖!大经指《黄帝内经》《道德经》。小经指《庄子》《列子》

学习中,道士们发达了。他们有了身份,从低到高分26阶,品级和朝中士大夫官阶相等。有阶即有权,他们见到官员


状态提示: 道教之盛篇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