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莫湖梦》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莫湖梦 () >> 第二章 :郑奶奶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55136/

第二章 :郑奶奶(2/3)

p>

后来,太阳里,屋檐下,每个人一碗红薯粥冒着热气的场景一直是我脑海里温暖安宁的回忆。那是一整个冬天最美的时光,弥漫着冬日无法割舍的温情。

郑奶奶跟孙子的日子是清苦的,他们也没有能力种田,每当稻子收获的时候,他们就在人家收好的稻田里捡遗漏的稻子,一天两天的,也能捡的两箩筐的稻子,也算是补贴了。春天是不用吃家里菜的时候,山上的竹笋,蕨菜,存起来都能都能吃很久很久,我奶奶至今还是喜欢去山上拔竹笋,装成罐头,各家都送,那也是我最喜欢的菜品,外面虽有,永远比不上奶奶的手艺。

我经常跟着郑奶奶,他孙子,我奶奶一起早上就拿着麻布袋出门,中午回家,天气好起来的时候,我们回来就坐在清凉的堂屋里,清理这些食物,奶奶养的鸡崽子就在那竹笋堆里,不停的扒小虫子吃,

有时候也听见村里那些粗壮的大叔们,屋前屋后的骂人的,那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骂街吧,谁家的老黄牛把谁家的玉米林子全部踩了,把谁家的秧苗吃了,把谁家的麦子糟蹋了或者是谁家的狗把谁家的鸡崽子给吃了,谁家菜地的辣椒茄子被人摘了,那人就背着锄头村前,村后谩骂一番,语言当然是不入耳的,但就算知道是谁家弄的,他们也不直接找上门去理论,估计是没有人承认,大多就是在谁家的屋前屋后多骂两圈,祖宗十八代都骂上一遍,过几日便好了。

有时候奶奶就悄悄在我耳边说起这些事情,有很多是关于郑奶奶的,那个时候每次听见这些我总有几天不待见郑奶奶的,连同他的孙子也不待见,但是过不了几日,郑奶奶就约奶奶一起出去小卖部买东西,我就全然忘记了那些事情。

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高尚的思想跟人格在温饱面前并没有那么容易保持,反而更多的美好是人们都能淡然处之,学会遗忘学会生活不断前进的真谛。

后来郑奶奶在外地的儿子忽然回来了,带了一群人,神神秘秘的,在家里呆了一整天,郑奶奶也不见出门。

一个月之后,郑奶奶来奶奶家里,话没有出,眼泪就先哗哗的流了一脸。

说要把棚子送人呀,人家家里生活好,可以上学。

郑奶奶坐在奶奶家门口的石凳上,说了几句眼泪就开始止不住的下来。我奶奶给他拿水喝,也不接。

那个娘呀,孩子跟着你是受苦呀,现在可以给他过好日子,我们要放手呀,不能害他呀,跟着你吃不好,喝不好,以后咋办呀,没好日子过的呀。

我奶奶说着说着眼角也湿润了。

我就是想我那死鬼的儿子跟儿媳妇呀,他们要是在,我这多好的命呀,两个好孙子呀,我养不起呀。

郑奶奶用手抹了一鼻子的鼻涕还有眼泪,擦在墙面上。

我们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就鼻子朝天看了,让他走吧,舍不得肯定是舍不得的。。。。。

郑奶奶听了,越发伤心难过起来,想大哭,又怕旁人看见躲进屋子里大哭了几声。

奶奶,奶奶,我刚刚用玉米粒把鸡崽子给喂了,把米洗了放在灶台上,我们回去做菜吃饭吧。

郑奶奶的孙子带着一脸微笑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要找奶奶回去吃饭。六七岁的男孩出奇的懂事,他好像看见了奶奶的难过,又装作一切都不知晓。

好好,走吧,回去给你做菜吃。

郑奶奶见孙子来,擦了脸上的泪水站起来带着孙子回去了。到家就里里外外开始给孙子都收拾了一遍,默默的把他的东西全部装在麻布袋里。

奶奶,奶奶

在一个夏天的早晨,天刚亮,东边露着鱼肚白,屋前屋后的树儿草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知了偶尔也发出几声。一辆深褐色的自行车后座坐着一个六岁的男孩,他扭头看着奶奶的家,声音撕心裂肺。郑奶奶瘫坐在家门口的石凳上,伸着手泣不成声。

从那天起,郑奶奶丢了魂似的。晚上抱着孙子的衣服睡觉,饭无味,水无味,一天天躺在床上泪流满面。

大娘呀,你起来吃饭呀,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呀。

我跟着奶奶去看过几次郑奶奶,老式的雕刻花床,也许是他儿子结婚时用的。几个掉了漆的木箱子,上面凌乱的放着几件印花褂子,他手上拿着一件洗的发亮的衬衫。安排我们坐下之后就半靠着床边两眼无神,生无可恋一般。

那人家里没有儿子呀,都是当老师的,说生不了孩子

老师好呀,以后上学好,生活稳定的,你不要太担心呀,过一阵就好了。

哪里能不去想哦,那么点小自己一个人拉扯大的,哭的笑的,拉屎拉尿的,我的心头肉呀

说着说着,郑奶奶又是一阵好哭,奶奶赶紧扯开话题,把手上热腾腾的饭菜端给郑奶奶让她吃几口,郑奶奶摆摆手,硬是说自己不饿,吃不下。

连着差不多一个星期,郑奶奶就躺在床上,听说冬花嫂来了几次,给她端过两次面,郑奶奶吃了几口就继续躺着,盯着窗外不言语,家里的鸡子也不喂了,在堂屋厨房到处飞着。

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你是能养活他还是咋了。

跟着我就是苦点,吃的差点,大米喝粥还是能有的,讨饭要饭也要养大呀。

郑奶奶的三儿子见母亲这样也去看过几次,说话粗声大气的,两个人差点吵起来,就气吁吁的离开了,再也没有去看过郑奶奶。

直到后来,我离开家乡


状态提示: 第二章 :郑奶奶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