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贪心记》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贪心记 () >> 8.第八章 蔬菜大棚里的工作室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59419/

8.第八章 蔬菜大棚里的工作室(2/3)

的?”

程小乐说:“嗨,这不是看这帮搞艺术的不容易吗。捎带手的,就帮他们卖点儿。毕竟我们这院儿里,就我一个人还有点像您这么上档次的正经客户。”

范晴又笑了,说:“你不是还有魏总这个高级大客户吗。行了,我现在哪儿有空买画。赶紧把效果图交代完了,我还得回家睡觉呢。”

程小乐工作起来倒也算踏实。范晴交代完离开时,照例歉意地说一句:“那就辛苦你加班了啊。”

程小乐说:“没事儿,应该的。”说完站起来送范晴出门。

范晴说:“不用送了,我认路。再说你们这院儿里我看也挺安全的。”

程小乐说:“天黑了,这儿毕竟人少。我还是送你到车里,看你发动了再走。”

范晴把车子发动,冲程小乐挥挥手。程小乐点点头,但仍然站在原地,目送范晴的车子顺利驶出了院子,才转身回去。

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北京的路上终于不那么堵车了。范晴不讨厌加班,因为加班可以躲过晚高峰。范晴想起程小乐的大棚工作室,心里佩服还是艺术家会过日子。建筑也是艺术,但搭上了地产的风,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生意。范晴她们不可避免地都要商务精英派头十足,以让甲方觉得自己职业可靠。大棚里的工作室也只能适合程小乐和阿良这样的自由职业者,真要是范晴把公司设在这里,连招人都麻烦。毕竟,这整个院子都散发“独立设计”的气质。换一套实在的字眼,就是散发着不着调,不赚钱,有上顿没下顿的潦倒气质。

电话响了,是赵馨宁。范晴心里“啊”的一声,这几天忙得连轴转,竟然把赵馨宁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这么晚打电话来,是不是又被公婆欺负了?实在不行,让赵馨宁到自己家里来躲几天好了,反正自己回家也只是睡个觉,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工作。

赵馨宁喜滋滋地说:“老郝真的把他父母送走了!”

范晴惊喜:“真的?他怎么想通了?”

赵馨宁就把那天的事情说了一遍。第二天老郝就和他父母不知道怎么谈了一通,然后过了两天,买到了合适的火车票,就把二老送走了。

没想到的是,虽然她没有告诉赵馨宁刘工当年的战斗经验,但赵馨宁无师自通地就发出了“威胁离婚”这个大招,并干脆利落地结束了战斗。赵馨宁的电话不是哭诉的,倒是报喜的。

老郝确实是尽力了。他觉得他这辈子都没有这么为难过。出乎他意料的是,他还没开口,他母亲就先道歉起来:“那天是妈不对。让你们小两口闹不愉快了。我不是故意盯着馨馨的。我是去早市买菜,正好看见她上车。我心想,馨馨这是去哪儿?怎么还得坐车呢。再加上馨馨确实每天都打扮了才出门,我就多心了。这都是我不好。你爸呢,也是脾气急。我们老两口也没别的,就是怕你吃亏。等会儿我们和馨馨道个歉。”

老郝看他母亲这样子,心里难过,但是一想到赵馨宁,只好硬着头皮说:“爸,妈,要不,你们先回去住一阵子。等馨馨气消了,我再好好跟她说说,你们再回来。”

老郝父亲一听就火了:“你这是轰我们走?!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还不能说她两句了?白养了你这个白眼狼!”

老郝哀求他父亲:“爸,馨馨也是从小家里娇生惯养的,她受不得气。”

他父亲怒道:“他受不得气,我们就受得?”

老郝母亲看见儿子为难,就在一边劝说:“没事,好在也开春了,家里也没那么冷了。老大也不容易,年轻人都愿意小两口过,自在,咱们别讨人嫌。”

又对老郝说:“没事,我们也想回去了。这北京虽好,我们也不大住的惯。那个床,不行就去退了吧,我看我们也睡不上了。”

老郝心酸之极,想起那天买床的事情。老两口一直抱怨沙发床不舒服,老郝就说,等回头他忙过这阵子了,带老两口去买床。老郝想的是赵馨宁对家具款式要求高,最好经过她同意。没想到二老还挺能干,自己去家具城挑了床,又商量好了送货,付了钱,把床就这么给搬了回来。老郝当时本来是有点抱怨父母。但二老像两个小孩一样兴奋,一直跟他说这床怎么好,他们怎么讨价还价,怎么选木头,怎么和售货员斗智斗勇。

二老又说:就冲这张新床,也要再这里多住些日子。其实也没有当时就说住下不走了。老郝心想,也没孝敬过父母什么,难得他们看上一张床,回头再和赵馨宁慢慢解释吧。谁知道就为了这张床,父母反而这么快就要回家了。

给父母买了软卧的票,又拿了很多礼物,恋恋不舍地送父母上了车。赵馨宁自然是不去送站的,老郝望着火车渐渐远去,心里憋屈得只想哭。

老郝出生于华北和西北交界处的一个村庄里,父母虽然户口上写着农民,但不大做农活,在当地也算是吃公家饭的两口子:老郝的父亲在乡办工厂做工人,母亲在卫生站发药。家中兄妹三人,数他学习最好。当年老郝考到清华的时候,老郝妈妈扬眉吐气,到处说:“我儿子那在过去就是状元郎!”村里人人都以为,老郝此去北京,必将飞黄腾达了。

谁知京城大,居不易。老郝这样的人才,放在小地方是万里挑一,放在北京是车载斗量。尤其是清华校园里,基本上云集了全国一半的状元——另一半在对门的北大。进了清华才知道,这里并不仅


状态提示: 8.第八章 蔬菜大棚里的工作室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