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情有独钟的男人》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情有独钟的男人 () >> 十一、咋不相逢未嫁时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80465/

十一、咋不相逢未嫁时(2/2)

,认真的翻看起来,张家永指着集邮册里面的邮票,仔细地给蓝小花讲着。

一说起来邮票,张家永的话题顿时多了起来。

张家永说,自己从小就喜欢邮票,小时候,正赶上“**”,父亲虽然是高干,可是自己却一点光也没有沾上,“**”十年,父亲在“牛棚”里蹲了十年。

母亲也是老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了:“儿童团”、“青抗先”、“妇救会”。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又参加解放战争,组织妇女纳军鞋,送军粮,一九四七年,母亲只有十五岁,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解放区地方政府干部,后来,又随解放军南下。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很单纯,就是革命、革命!

全国解放以后,精兵简政,母亲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山东,参加土地改革、成立合作社。

再后来,和父亲相识,相爱,结婚。然后,成为了随军家属。

父亲在部队,到了团级以后,母亲在家里就什么都不用干了,都是勤务员、警卫员干,包括做饭、带孩子。

后来,父亲转业到了地方,支援大西北,来到了矿山。

不久,“**”,风云突起,父亲被打倒了,家里没有生活来源了。

三、

一切从零开始。

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父亲不知所终,母亲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

怎么办?母亲去铁路工地,抬铁轨,砸石子,没有什么好吃惊的,工地上一多半都是“黑五类。”

学校也不上课了,校长、老师,都被打倒了:“停课闹革命。”

母亲把小弟弟拴在背上,在铁路工地上干活。

张家永那一年只有九岁,带着七岁的大弟弟和妹妹,出去捡破烂,有时,饿急了,也出去讨饭。

那个年代,破烂也不好捡,捡破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要饭的也多,真正是要饭的,给个发霉的干馒头就行,不像现在,要饭的来了,别说给干馒头了,新出笼的馒头都不要了,只要钱,给少了都不行,给少了,翻你一眼:“小气鬼!”。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可以捡到许多的纸盒子,那时,没有什么纸盒子。

捡的最多的,是骨头,偶尔可以看到一根细铁丝,那就很高兴了,或者几张旧的废纸。

有一次,捡到几个信封,上面有邮票,很好看,是几个孩子在打乒乓球。

张家永回到家,把信封上的邮票剪下来,小心翼翼的放在水盆里,泡下来。

这个儿童图案的邮票,成为张家永收藏的第一枚邮票。

后来,“十年动乱”结束了,不用出去捡破烂了,也不用出去要饭了。

但是,从此以后,收集邮票,就成为张家永艰苦日子里的唯一的乐趣,并且,集邮,伴随着他的一生,直到现在。

四、

张家永告诉蓝小花,集邮其实是一项高雅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发财,还有更大的意义在里面。

张家永说,邮票,是国家的名片,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把自己国家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印到邮票上面,通过邮寄,传到世界各地。邮票上面有很多知识,小小邮票,包含了大千世界。

张家永说,自从1840年,英国发行“黑便士”邮票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邮政部门,发行了无数邮票,浩如烟海。

中国最早,是在1878年,发行了“大龙”邮票,也是中国第一套邮票,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也开始发行邮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下的各个解放区,在艰苦的条件下,也发行了许多邮票。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新中国建设为主题,发行了许多新颖、好看的邮票,其中的“牡丹”、“菊花”、“黄山”等,已经成为广大集邮爱好者非常喜爱的邮票。

张家永还说,世界上各个国家,发行了那么多的邮票,要想都收集齐全,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集邮活动到今天,就越来越专业化,分的也越来越细了。

蓝小花听的都入迷了,她没有想到,小小的邮票,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呢。

蓝小花双手托着双腮,看着张家永:“邮票该怎么收藏呢?”


状态提示: 十一、咋不相逢未嫁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