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弑汉》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弑汉 () >> 第691章 鬼道传人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8255/

第691章 鬼道传人(2/2)

,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同时张鲁创立了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凭借着这种以教治民的手段,张鲁一举跃为东汉末年一支颇有实力的割据势力,从而统治巴、汉长达三十年。

不管张鲁现在有没有成就气候,对于这个人,明溯都不敢去轻视他。

正如后世一般,官二代、富二代哪怕不想庇护于长辈的羽翼之下,最终也因为先天上的优势往往要比一般人少奋斗多少年。这种与生俱来的富贵不是寻常百姓家子弟所能比拟的,更何况其祖父张陵所创立的鬼道此时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说起张陵,不得不佩服他那个卓有远见的父亲。尽管张陵的父亲姓名已无实考,可这个人却是凭借着超级敏锐的政治敏感‘性’为张陵日后的举动赢得朝廷的支持。

张陵字辅汉,就像后世的爱国、卫国一般,这个字一定下来,顿时张陵的名声便宣扬了出去。当然了,这里更多推‘波’助澜的还是当地的官吏。

张家世居沛国丰县,这里是高祖的祖籍,也是龙兴之地。不过因为家族势力盘根错节,高祖在老家遗留下来的七大姑八大姨有时候仗着身份的尊贵,便对那长安、洛阳之中高居龙椅的侄儿辈人物颐指气使,吆声喝气了起来。

天子是天下人之共主,地方封王的诸侯因为继承的关系,很多辈分又高过了天子,如此一来,两汉时期老刘家内部矛盾便不断‘激’化了起来。

作为天下共主,天子自然不可能随意的向这些远方亲戚让步,在手下大臣的鼓动之下,便有心去慢慢的削弱这些封王的权力,比如说税赋中央统管,比如说驻军朝廷委派,如此一来,那些老刘家开枝散‘花’的旁系便觉得自己的脑袋也端放得不安稳了,于是反王四起,最出名的当属那七国之‘乱’。

应该说,当初高祖的想法还是好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他的那些亲戚却是故土难离,只能将就点封在原地为王。

大家伙都知道,为了避免绝对的**和拉帮结派,凡是地方主官都应该异地委任。现如今,老刘家的旁系都在老家任职,而且这个职务的地位声望还要远远超过当地的行政长官,最终必然的结果就是祸起萧墙,几乎每一次叛‘乱’都是从沛国一片开始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祖老家有人高调出来支持朝廷,而且以取字“辅汉”励志,这样的典型当地官吏又如何能不去支持呢。

事实上,张陵也的确比较争气。他少年时就‘精’通《道德经》,曾经在太学学习。汉明帝时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令。后来隐居洛阳北邙山,学习长生之道,朝廷又征他为博士,但是称病不去。汉和帝时又征为太傅,连下三道诏都没有出山。汉顺帝时,张陵的道学可谓是再上新台阶,当时,他在鹤鸣山创建了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编纂了道书二十四篇。

从张道陵这一脉传承下来的天师道,以符箓见长,故世称符箓派,也叫正一派。正一就是太极虚道的别称,同时也含正宗、正统、规整的意思。

理论成就系统之后,张陵开始将之付诸于实践。除造作符书以外,张陵更是广收‘门’徒,先后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赴治学道,祭祷。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巴蜀之民为了便于记忆,便将其称之为五斗米道。

恰好当时巴蜀地区瘟疫流行,张陵的符箓虽然不具备治病救人的效果,当时却是因为其动作的神秘‘色’彩,能够安定民心,授予百姓以希望,因而很多关于张陵与恶鬼大战的传说便流传了开来。鬼道一说便由此而生。


状态提示: 第691章 鬼道传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