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文成公主传》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文成公主传 () >> 第三章 传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20259/

第三章 传言(2/3)

对朵儿说:“我们回吧,不知逻些城又出什么事了。”说完便拍拍老迈却还算壮健的马,翻身上去。朵儿看见她的身姿没了往日的利索。

她们回到“萨姆宫”时,身穿朝服的禄东赞早已候在门前。

这些年来,国君年幼,她避世,一个国家的重担全压在禄东赞这个老臣肩上。他曾跟随松赞干布打天下,如今守天下也只能依赖他了。可他年纪也日渐老迈,还能依靠多久呢?

但凡有大事不决时,他都会找她商议。多年来,还保持着赞普在世时的规距。他每回来见她都会身穿朝服,以示对她的尊敬。

她下了马,把缰绳交到候在一旁的巴巴手上。禄东赞及一众随从们忙迎上来,行了礼后,道:“公主可回来了,臣着急啊。”

她扶起禄东赞,说:“大相年事已高,就别多礼了。”

禄东赞道:“公主,礼节断不可废。”她面对他的执拗总是无可奈何。

一干人入厅坐定。她吩咐朵儿备茶,又吩咐巴巴去为禄东赞的马备草料,才轻声问道:“大相何事要亲自前来?”

朵儿把沏好的茶先奉给她,再奉与禄东赞。他向朵儿颔首道:“有劳。”紧接着就一迭声咳了起来,咳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看来他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朵儿忙抚其背,让他喝了口热茶,才缓过气来。

雪雁关切道:“大相的病已有数月,怎么不见好转?把手伸来,让我看看。”她把手搭在禄东赞左手腕的动脉上,凝神一会,吩咐朵儿道 :“去备纸墨,我给大相开个方子。”

禄东赞苦笑道:“老毛病,残驱败体,实不必劳公主费神。”她也笑道:“大相要多保为好,整个吐蕃国都在你的肩上扛着呢。”

朵儿把纸墨备好递给公主,尔后在一旁站定。只听见禄东赞道:“大唐的使臣会在三天内抵达逻些,臣想请公主回宫一并迎接,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她把写好的药方交给朵儿,抬目问禄东赞:“来者何人?”禄东赞回道:“旨意上说的是礼部副尚书杨恺杨大人。公主可曾听说过此人?”

“杨恺?”她念着这个名字,思索片刻,说道:“杨恺我倒是认识,但回逻些就免了罢。这些年我的身子骨不比从前了,这两百多里的路程,实在是经不起颠了。”

朵儿在旁纳闷,杨恺雪雁何止认识,彼此还挺熟悉呢。她们走时,他才十岁,还哭鼻子了呢。雪雁或许压根就没想去见他。雪雁是不愿面对他,还是打定主意不回大唐了?

“那该如何是好?他要见的可是公主您啊,他可是奉了陛下圣旨接您归唐的。”

“大相不必着急,既然他要见我,就让他到雅隆来吧。我在这候着他罢了。”

禄东赞刚想说什么,又一阵猛咳,朵儿忙递上绢帕和热茶,轻声问道:“大相可好点?”

禄东赞缓过气来,说:“烦着姑娘了。”

朵儿看见他递回来的白色帕子上沾染了几丝血迹,刚想说话,雪雁便向她打了个眼色,示意她莫作声。她只得收起手帕,装作若无其事去沏茶,却止不住泪水滑下。

这老头,把她们从东土大唐领回来,照看了一辈子,他却......

雪雁面色如常道:“大相回去可要好生调养,别太劳累了。鸡毛蒜皮的事大可不必事事亲恭了,让底下的人多担待着便好。”

禄东赞摆摆手说:“无碍,无碍,我担心的是......”他顿了一下,欲言又止。她只得笑道:“大相有话不妨直说,你我相处多年,实在不必诸多顾忌。”

禄东赞才小心翼翼道:“殿下,外面都在传言大唐遣来使臣把您迎回去,是有意跟我们吐蕃交恶,我实在忧心。”

“大相不必挂心,想来大唐乃念我年事渐高,膝下并无子嗣,要把我接回去养着罢了。吐蕃跟大唐多年修好,岂会说翻脸便翻脸呢?”

她安慰道:“大相尽可放宽心,待使臣到了,一切便会明了。” 禄东赞还是问出了他心底那句:“公主可会随使臣回大唐去?”

她沉吟道:“大相啊,实不相瞒,我来吐蕃已经快三十年了,说不念故土,那是假的,可。。。。。。我......还是容我再想想吧。”

禄东赞听罢,面色一振,眼中掠过一丝喜气:“这是说公主还是没决意去留?公主可得三思,您可是我们的国母啊,我吐蕃国国君年幼,可还得仰仗公主您啊,再说,吐蕃的臣民也是断断舍不得您归唐的。”

雪雁笑道:“知道,知道,大相尽可放宽心,我的去留也是动摇不了大唐与吐蕃两国邦交的根基的。”

禄东赞站起来双手作揖道:“有公主这话,我也就不白来这一趟了,那老臣告辞了。”她也站起来:“大相别忙,先看看我栽种的红薯吧!来,这边请。”

禄东赞脚步蹒跚地随她出了门,往院后的那片红薯地走去。

红薯本是大唐国土的特产,她带来的种子一直在尽力培育,希望这物种可以在苦寒的吐蕃落地生根,可以增添吐蕃百姓的口粮。但因为气候地质异于长安,总是收效甚微。

现在好不容易,让她培出了果。她等的就是禄东赞大相来,好把这种红薯的技艺推向全国去。

禄东赞大相看着长势旺盛的红薯,眼睛都直了:“殿下哪,当初赞普把您立为国母,可真是英明之至啊!快三十年了,您还是处处为我国百姓的福祉着想!要是吐国的百姓每家每户都能吃上这红


状态提示: 第三章 传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