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祐唐》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祐唐 () >> 第6章李二为啥总想着分封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211501/

第6章李二为啥总想着分封(1/2)

七岁多的小李治还是有点儿分量的,背着李治跟着皇撵走了不短的距离,李祐这十三岁的小身板已经有些受不了了。不过上辈子十多年都与药为伍,时不时就要进次医院,生命的最后一年还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如今的李祐对现在这副看起来颇有些弱不禁风的小身板儿还是挺满意的。

不过满意归满意,到了殿中放下李治,李祐还是忍不住呲牙咧嘴地揉腿。李二看到了忍不住下意识地冷哼一声:“你的父祖都是战场上厮杀的好汉,看看你现在成什么样子?”

“父皇教训的是!”李祐乖乖低头道,“儿臣以后会多加锻炼的。”

李二呆了一呆,似乎没想到李祐会这么回答。

“好了,祐儿才多大?”长孙皇后抿着嘴微笑道,“知道照顾弟弟就很好了,有个做哥哥的样子了。身体弱可以多加锻炼,有护佑之心才是最难得的,也不枉你父皇给你取的这个‘祐’字。”

李祐咧嘴朝长孙笑了笑,貌似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

李二又“哼”了一声,不过倒是没再找李祐的麻烦。

长孙吩咐小黄门去请阴妃、杨妃、燕妃等几个后宫妃子一起过来赴宴,李二便招招手,将李祐兄弟几个叫到了跟前。

“去岁岁尾,朕与诸臣商议,欲分封诸皇子、功臣至天下各地,世代传袭。虽然朝中众卿意见并不统一,但大多是反对分封功臣为各地刺史的。至于皇子就藩乃是旧制,所以今年朕就想将你们兄弟几个中年纪比较大的送到封地去。你们意下如何啊?”

李祐暗暗撇了撇嘴,意见如何?你说意见如何?明明一副封建大家长的做派,却偏偏要做出广纳意见的样子。不过就藩好啊,李祐巴不得明天就赶紧出长安城!

没办法啊,虽然现在的长安、洛阳乃是天下重镇,是如今这个世界名副其实的中心,但在长安城中,皇子的任何小动作都会被人拿到放大镜下面研究。像三哥李恪那样的还好,毕竟身负两朝血脉,隋朝的旧臣对他护佑有加,而且为人谦和知书达理,向来有贤王之称,既有靠山又有名望,蹲在长安挺好的。四胖子李泰就更不用说了,这家伙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靠山——他是李二最宠爱的儿子——所以肯定是不愿意去封地的。李愔虽然和自己的前身同属一丘之貉,耐不住人家有一个好哥哥,李恪这会儿护住李愔是没问题的。李恽是个小透明,没人会关心他的想法。至于李贞和李治,年龄太小了,现在还住后宫呢,这次就藩肯定没他们什么事儿。

但是李祐就完全不同了。前身给自己挖的坑太大,长安城里人人都知道燕王李祐欺男霸女几乎无恶不作,自己的母妃虽然受宠,但很明显李二的这份宠爱并没有因此延续到李祐的身上。再加上有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亲舅舅,留在长安城除了虚度光阴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他倒是不想和小九争夺帝位,但好不容易穿越一回,总不能老是在长安城里面装孙子不是?所以穷乡僻壤就穷乡僻壤吧,好歹是后世几个经济重心之一,去了齐州未必不能有大作为。最起码,那里离着上辈子的老家近啊!

不过这里没有自己说话的份儿,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呢。

李承乾虽然是老大,但这会儿也没他说话的份儿。太子坐镇中枢,诸王就藩没他的事儿。这事儿他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都不合适。李恪之前曾经就藩一年——实际上说就藩并不合适,因为李恪的封地在蜀中,但在贞观七年的时候以齐州刺史、齐淄青莒莱密等七州都督的身份赴任齐州。在齐州待了一年回了长安,重新做回了富贵王爷。这会儿李恪估计也在犹豫,出过长安城才知道长安城的好,况且那个齐州刺史做的实在是没有意思,和泥菩萨没什么区别。但这件事情他也不好反对,毕竟皇子就藩乃是旧例,没有合适的理由就反对很不符合他贤王的人设。

不过李恪略一犹豫,后面的四胖子李泰就开口了:“父皇,儿臣也想早日就藩,只是到时不能侍奉父皇母后膝前,母后的身体如今也不好……”

李二犹豫了一下,捋着胡须点了点头,转而将目光对准了李祐。

李祐又撇了撇嘴。四胖子这就是多余,哪怕他不找借口,今天就同意了就藩,李二也不会放他离开长安的。看到李二看向他,便又咧嘴笑了笑,平静地开口道:“我都听父皇的。”

李二捋胡子的动作都顿了顿。今天李祐的表现太出乎他的预料了。先是在朝会上护着两个弟弟,后面还知道背着年幼的弟弟走,刚才自己训斥他他也老老实实认错,这会儿又一副任凭吩咐的模样。这和以前的李祐完全就是两个人!要是按照李祐以前的脾气,可不管你是父亲也是皇帝,肯定撒泼打滚不愿离开长安。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像忽然之间就长大了懂事了?

而且,虽然这小子面色平静,但为何总感觉他完全是盼着赶紧离开长安城的样子?

其实李二问兄弟几个这个问题就是多余。他真正想要分封的并不是皇子,而是功臣。自己的儿子不管是留在长安还是就藩封国都很好解决。但功臣就比较麻烦了。从贞观元年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一直到贞观九年的年末,只要自己提出这个提议,就会受到朝中重臣的大量反对,怎么说都没用。他就是想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找找自信和支持,到时候就又有了重启分封功臣这个议题的缘由。

你们看,我


状态提示: 第6章李二为啥总想着分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