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楚820》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大楚820 () >> 132、楚庄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211532/

132、楚庄王(2/3)

教育了一番,我觉得自讨没趣,悻悻而归。

我十分清楚九鼎代表什么,我能带回去么?虽然我‘观兵于周疆’天下莫不敢言,但取了九鼎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到时几十路诸侯一起伐我,我受得了吗?

被误解的滋味很难受的,我很生气,于是我决定闭门造鼎,不仅自己造,还跟周王室赌气来着——鼎是大口朝上,我就大口朝下;鼎有九个,我也造九个。

造出来一看,这不就是钟么。

于是,我将这九口钟放入宗庙,使之礼器,称之为‘九龙之钟’。

可惜的是后来被吴王阖闾损坏了。

虽然王孙满话说的挺言重的,但是我却从中得到了启发:‘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

‘天下在德不在鼎’,图霸,不一定要通过拳头去争取,也可以以德服人、以礼感人、以乐化人,这很符合孔子‘仁’的中心思想。

这件事更让我了解到自己作为蛮夷所不被中原文化认同的悲哀,于是,我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教化礼仪,全盘周化,在楚国大力推行周礼。

再回到内政上来。

我大量启用非若敖氏到重要的工作岗位,若敖氏隐约感到威胁,新任令尹斗越椒沉不住气,将刚提拔为司马的蒍贾囚禁杀害,随即发动军变。

我不打算蛮干,准备求和来麻痹他们。斗越椒看出了我的小伎俩,没同意。

横竖是个死,那就打。双方下好战书,约阵而战。

论士兵数量,我没有若敖氏的多;论军事实力,若敖氏有若敖六卒;论临战之士,若敖氏猛将如云。

我军力不支,退至皋浒。

在危急时刻,我帐下大将养由基一剑射死斗越椒,若敖氏叛军失去领袖后,瞬间树倒猢狲散,军阵大乱。我趁势反扑,叛军兵败如山倒。

这一战,我又赌赢了。

平定叛乱后,我并没有对若敖氏赶尽杀绝,而是对他们公正审判,并让他们永远远离楚国政坛。

在令尹一职的任免上,我慧眼识珠,提拔了最优秀没有之一的人——孙叔敖。除了看中他的能力外,对他的父亲蒍贾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这一次,我又赌对了——孙叔敖帮我把楚国里里外外捋的顺顺利利妥妥当当,楚国得以大治。

两年后,邲之战。

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孙叔敖对战场局势做出准确判断,找准空挡,一夜之间大破晋军。

晋国六军损失了五军,再无能力与楚抗衡,自此楚国立威定霸,我也扬眉吐气、光耀祖宗、显达后世。

有人建议我乘胜追击,打过黄河。

我没同意:既然胜利了,又何必多杀人呢?

有人建议我将俘虏坑杀,收集尸首建立一个京观,用以彰显武功。

我没同意:止戈为武,士卒都尽忠而死,难道能建造京观来惩罚吗?现在不禁止战争,还让晋楚两国士兵尸陈荒野,炫耀武力以使诸侯畏惧,这哪里能够保持强大?百姓如何能够安定?没有德行而勉强和诸侯相争,用什么调和大众?乘人之危谋取自己的利益,趁人之乱谋定自己的安定,如何能丰富财物?武有七德,我对晋国用兵却没有一项美德,用什么来昭示子孙后代?

望着滔滔河水,我带领将士们饮马黄河,祭祀河伯,修建宗庙,然后班师回国。

一路无言,我明白,楚国霸业开始了!

晋国江河日下。不久,郑、许二国相继归附楚国,打响了反抗晋国的第一枪。

随后,东方的齐国应声起义,攻伐了自恃有晋国撑腰的莒国,瓦解了晋国东方的战略碉堡鲁国,还捉弄了晋国派来结盟的使者。

为同宋国结盟,作为我获得中原文化的认同,我先灭了宋的与国萧国,随后命大军将宋都层层围住。

这一次我势在必得,将宋都围了整整九个月,晋国不敢救,令天下诸侯震惊不已:楚国居然能长达九个月供应着千里之外的三军,其国力之强,已远远超出他们想象。

在宋都易子相食,饥寒交迫情况下,宋文公终于妥协,与我结盟而还。

楚国八百年中灭六十余国,地方五千里,我在位期间就‘并国二十六,益地三千里’,成就楚国后世之辉煌,可见武功之盛。

我没有搞过会盟,也没向天子请封,所以,争霸与否对于我来说无关紧要,霸业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评委:“很多人认为,楚庄王统率‘南蛮’北进中原,问鼎之轻重,害得中国命系一线,危在旦夕。

所以,他际会风云、一鸣惊人之时,诸侯附会也只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强打起精神,言不由衷地接受下来。

由此可见,楚庄王尽管神气活现、踌躇满志,但在大家的心目中,他根本算不得是五霸中的正宗角色,典型的‘紫色蛙声,余分闰位,圣王之驱除云尔’(紫色,红蓝合成之色,借指不正之色;蛙声,淫邪之声,比喻非正统)。

正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对古今那些诸夏本位论者来说,绝不是一件值得颂扬的事情

在此我要给楚庄王正名。

但大家注意这样一个细节没有,索鼎而灭周,就连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都不敢如此狂妄,楚庄王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在形式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他会做吗?

楚庄王顶住巨大压力灭陈而又复陈,不仅得到中原诸国的尊重,还得到


状态提示: 132、楚庄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