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楚820》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大楚820 () >> 8、楚国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211532/

8、楚国(2/3)

是消灭你。

由于你小时候读过《水浒传》之类的名著,知道被招安的后果,你非常果断勇敢的拒绝了b君,b君很无奈,只好带小弟来消灭你。

作为地头蛇的你,实力比b君强,把b君赶跑了。

b君不服气,在青龙帮帮主面前哭诉自己的遭遇,帮主怒发冲冠,带领大部队一举消灭了你,你纹再厉害的身都没用,顿时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b君全盘接手你的事业,并定期给青龙帮缴税。

又是某一天,b君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白虎帮看到了铁锣湾无限前景,安排帮内社会人c君来铁锣湾发展。

但是b君比你情况要好,有青龙帮在背后罩着,白虎帮权衡利弊主动撤退。

b君没有重蹈你的覆辙,继续在铁锣湾发展。

以上事例中,你就是没封国的a君,单打独斗,无依无靠。而b君就是被青龙帮帮主封地的人,有组织、有纪律,分分钟灭了你,同时在c君入侵的情况下,帮主出面解决,让c君铩羽而归。

这就是不封国和封国的区别。

不封国,永远只是一个夷、蛮或者戎等不入流组织,实力强的自己当王,但迟早被灭;实力差的地图上都找不到。

封国了,那就是一个小国家,受封者拥有封地的一切人权、军权、财权,只要每年向周国交点税就可以。收到外族的欺负时,自己打不赢,周国还可以帮你摆平。

再谈谈封爵。

爵,乃国之重器,是维持国家统治机器运转的阶级齿轮。封爵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均世袭罔替。

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封地为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摄政后觉得武王有点小气,就改成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不同于后世,上述的“爵”只是一种名号,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前面我们了解了宗法制,熊绎封国进爵,在楚国就是大宗,他就有权力赋予其他人小宗的身份。按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阶级划分,熊绎是诸侯,他就可以给他的大臣封为卿大夫,卿大夫也可以给他的手下封为士,重要的是,封的这些都是可以得到周朝的认可。

我们再拿社会人a君和青龙帮b君来打比喻。

a君觉得手下人工作很努力,做事踏实,就给他封为铁锣湾某区的区长,但是这个区长只是得到a君自己开的公司的认可,在社会上不被认可,出门炫耀是会被青龙帮和白虎帮追着打的。

b君觉得手下人工作很努力,做事踏实,也给他封为铁锣湾某区的区长,但这个区长就和a君封的区长不同了,b君封的区长是得到青龙帮认可的,并有一定的阶级性,在帮内走到哪别人都喊你区长,白虎帮等别的帮派也会给你三分薄面礼让三分。

封国前,楚在南方势力不算强大,也就是南蛮中的一支部落。封国后,山鸡变凤凰,成了诸侯国。

过去欺负他的其他部落也来纷纷投靠,顺便搞个官(卿大夫)回去当当,光宗耀祖。回去以后别人都得改口,毕恭毕敬的称呼你张卿王卿,你也很有风度的稽首回应,相当有面子。自己当官了,也有了人事权,也可以把其他人封官(士),一起光宗耀祖。

一时之间投奔来的势力很多,因为想当官的人很多,熊绎也大方,舍得给,一来可以聚集人气,提高知名度,二来也可以增加收入(收税)。

而那些过去欺负他,现在也欺负的部落,或者是熊绎看着不爽的部落,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进行征讨,打不赢还可以叫上小弟(投靠于他的部落)一起打,还打不赢可以请大哥(周国)出山一起打。

而且熊绎还有一个其他诸侯没有的优势——土地。

按道理来说,熊绎的封地只有二百里,他分下去的土地总和应该不大于二百里,但那个时候属蛮荒之地的南方,地广人稀,地皮相比中原来说特别不值钱,周王室也无意打理,所以熊绎实际可以用来封地的面积大概是——整个南方。

这样就造成良好的发展势头——“聚众南蛮。”

楚国就这样在熊绎的带领下,逐渐强大起来。

上面说的都是后话,回到正题的熊绎还面临一个问题。

周朝给你封国了,给你爵位了,那么你在享受待遇的同时,也要与中原诸侯一样履行自己的职责——述职进贡。

没有等多长时间,熊绎就得到消息,周成王要在周朝发源地岐阳举行诸侯大会,所有在编诸侯都要参加。

熊氏一族给夏朝打过工,给商朝做过小弟,还被武丁当做实战演习的活靶子,差点灭族,现在终于扬眉吐气建立了楚国,自己也成了诸侯。

熊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趁参加诸侯大会的时候好好的在其他诸侯面展现下自己,顺便和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拉动内需,寻求发展。于是,兴奋的熊绎穿着大红色的民族服饰,带领进贡队伍,浩浩荡荡的翻越秦岭,风尘仆仆赶到周王室的发源地——岐阳。

熊绎一行安顿好食宿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向周王室进贡。各诸侯国进贡的东西也不一样,那个时候也没有实行“一条鞭法”,进贡的物品都是各国的特产,有什么拿什么。

但是其他侯国明显机灵点,进贡的除了是本地特产


状态提示: 8、楚国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