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秦万万年》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大秦万万年 () >> 26棉花和玉米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213265/

26棉花和玉米(2/3)

国尉府,我这个上将军竟一个也做不了主。”蒙恬苦笑道。

当天,蒙恬就将有功将士名单、缴获清单和玉米、棉布样品及李牧送的地图原件八百里加急发往咸阳国尉府。

咸阳城北门外,一骑快马高举黑色旗帜沿着宽敞的直道直奔向城门。城门箭楼上瞭望手远远瞧见黑色旗帜,立刻敲响身后大锣,高声喊:“黑旗信使进城,清道喽!”两百步外立刻有锣声回应:“黑旗信使进城,清道啰!”一直传到咸阳宫门口。

本来人来人往的街道,所有行人立刻闪退两边,咸阳宫厚重的木门也立刻打开。黑旗信使飞驰入城,没有丝毫减速,直入宫门到达政事厅门口,早有郎官等候,从黑旗信使那接过密封完好的铜管,一看是边关急报,便跑步进入政事大厅。

国尉尉缭是个精明干练的中年人,从郎官手中接过铜管,熟练地拆开,取出里面的羊皮纸,才看几行就已经感觉到事情重大,立刻起身,向政事堂后的上书房小跑而去。

这个时候的咸阳宫是秦孝公时所建,朴实无华,也不是很大。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时国力大增,几次都想重建咸阳宫,都碍于孝公和商君的威名只能做罢,分别另选地址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章台宫和甘泉宫。几代秦王大部份时间住在章台宫和甘泉宫,只是有重大朝会时才在咸阳宫举行,以表示庄重。到了秦王赢政亲政后,年轻的秦王是典型的工作狂,几乎常住咸阳宫处理政务,咸阳宫又热闹了起来!

秦王的书房是三公九卿常来之地!守门的郎官见一向稳重的国尉匆匆跑来,便知道他又有紧要事要面见秦王,便向书房内禀报一声:“国尉求见王上!”

尉缭脚步不停,直入书房。秦王的书房周围书架摆满了无数书卷,赵高每天都要将书卷整理整齐,使人将批过的奏章抬入库房分类封存,将每天三公九卿转过来的政务书圈分类摆在秦王案前。

秦王赢政见国尉匆匆赶来,笑着问道:“国尉有何要事,说吧!”

“刚接到蒙恬八百里急报,一、匈奴头曼单于集结三四十万骑军,预计春暖雪化后南下。二、赵国将放弃九原、云中两郡,收缩防线。三、李牧有可能率赵国二十万边军南下抗秦。”尉缭一边简单汇报,一边将羊皮张双手递给秦王。

“召王绾、李斯、顿弱前来议事!”秦王接过军报,边看边下令。秦王年二十九,身高九尺,长须方脸。边看边思考。

一会儿,三位大臣来到。众人见礼后,秦王将军报亲自递给丞相王绾。秦王大手一挥,几个在书房随侍的内侍、宫女都急忙躬身退出门外,关上大门。

“看完军报,各位有什么想法?”秦王问道。

“赵国这招太毒辣,放弃两个边郡,不但将本来冲着他们来的三四十万匈奴军引给秦国,还可以抽调二十万精锐边军南下对付我们,我大秦凭空多出五六十万敌军。若其余四国乘机合纵来攻,我大秦将四面作战,十分危险!”尉缭深知各国兵事,担心地说道。

“头曼单于此次大举兴兵,有两个目的,一个报十五年前被李牧斩首二十余万的血仇;其二,重新夺回河南地,即九原、云中、雁门三郡。臣以为可以重金贿赂头曼单于,将赵国退出云中、九原二郡后,将二郡归还匈奴,再与匈奴约定南北夹击赵国,待赵亡后,将雁门郡、代郡还给匈奴。如此,我们可以变害为利,赵国指日可灭。”顿弱捋一捋胡子,得意地说道。

“顿弱之言绝不可为。秦国为华夏守边八百余年,西伏戎犾,北灭义渠。始有今日版图。而赵自立国后,赵武灵王和李牧两次重挫匈奴,斩首数十万,广地千里,天下传唱。今秦强赵弱,弱赵尚不耻与匈奴为伍,况强秦乎?若行此计,虽可灭赵,得赵之地而失天下民心,必遗臭万年也。”王绾头发胡子花白,一身正气,坚决反对和匈奴共图赵国。

“李延尉意下如何?”秦王不置可否,转头问李斯的意见。

李斯三角眼咕溜咕溜的转个不停,以前这等大事,秦王都是事先知会,让大家回去再三考虑,再朝会庭议后决断!今日事发突然,根本没有时间揣摩秦王的心思。但是其他人都发过言了,如果自己不答,显得太没有主见。心一横说道:“王丞相此言差矣。胜者为王败者贼,战争向来是无所不用其极,只闻昔日宋襄公不击半渡之兵而贻笑天下,未闻其仁义美名传后世也。顿弱之策大利于秦,斯以为,可行。”

秦王听了,哈哈一笑。又转头向尉缭子一拱手:“国尉深暗兵事,定有奇策可解此危局,赢政恳请赐教!”

“尉缭不敢受秦王大礼。我有两策,请我王裁之。”尉缭子见秦王竟然给自己行礼,急忙回礼,说道,“上策,紧急征召十五万丁壮北上,令蒙恬深沟高垒而拒之。再挑精锐轻骑数万,扰匈奴后方。再令南线战场的杨端和、樊于期退还部分新攻下的县城,构筑防线,据险固守。匈奴无利可图必转向进攻赵国代郡、雁门郡,赵国见南边秦军只守不攻,必调李牧边军北拒匈奴。待两边皆疲惫,再遣蒙恬率精锐三十万,与匈奴决战,一战可胜。再率胜利之师由北向南攻赵,再以王翦率大军山三川郡直逼邯郸城,南北夹攻赵国必亡。如此大秦可名利双收也。只是赵国雁、代两郡百姓必匈奴遭屠戮!”

“国尉果然见识超群,此策甚善!”秦王大加赞赏,“愿闻其二!”


状态提示: 26棉花和玉米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