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军火帝国》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军火帝国 () >> 第四十三章 马莲花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26689/

第四十三章 马莲花开(2/2)

表的一派势力不甘心被蒋介石边缘化,完全出乎日本人意外,主动和他们勾结上了。

但是倒霉的是,日本人在甲午战争后在中国的名声是臭不可闻。汪精卫无奈只好继续披上了亲俄的外衣,大赞苏联人的慷慨支援。不料这个举动,却一不小心晕乎了不少国内仁人志士的眼睛,对汪精卫赞誉有加,失去了应有的警惕。

这是国内的纷乱。

北方军政府周边形势也是糟糕得一塌糊涂。

北方军政府毕竟只是一个新生的政权,甚至只能称为一个无法无天的军阀势力而已,在国际上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哪个岌岌可危的政权会选择北方军政府作为自己的主要后盾。

中亚的伊万诺夫,在所谓的浩罕共和国艰苦撑过一段时间以后,待苏俄因为余粮征集制引发大灾荒而放缓攻势的情况下,马上抛弃昔日盟友北方军政府,而投向掌控波斯一带的英国。

并不喜欢看到北方军政府强大的英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接纳了中亚这股反苏俄势力,甚至当做是干涉土耳其战争失败后英帝国主义的一次振奋人心的外交胜利。大批大批的英国援助,通过波斯地界送进了中亚地区。

见利忘义的伊万诺夫,得到英国援助后,立马决定减少和北方军政府的一切军火交易合同,并且还秘密决定派出主力部队驻扎巴尔喀什湖边界一带,筹划反击北方军政府的所谓重现帝国荣光行动。

北部军团的胡景翼果断采取行动,直接喊停了一切输向浩罕共和国的军火物资,并且在边界之后一线重兵部署了军团主力,甚至干脆派出大批战斗机越境进入中亚地区大肆侦查,才勉强威慑了伊万诺夫没有妄动。

情报署经过研判之后,认为伊万诺夫的异动似乎有着契卡的影子,说不定伊万诺夫和骄傲的英国人都被无孔不入的契卡设了套跳了进去。

英帝国毕竟是老牌帝国主义,难怪伊万诺夫并不相信北方军政府。不仅是伊万诺夫,就是远东的尤登尼奇上将,也存在着对北方军政府怀疑满腹的态度,正在悄悄向远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伸出求助的双手。

白人的世界里,永远都不会相信我们黄种人。如果直接翻译成为汉人的语言,也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罢了。

所幸远东共和国和中亚的浩罕共和国不同,他们唯一能够常年停靠运输船只的大型港口,只能是已经回归北方军政府但是被列为国际港的海参崴而已。

如果得不到北方军的支持,不仅连人口都缺的远东共和国得不到各种外购物资,甚至留在海参崴的远东太平洋舰队残余也必将失去母港。虽然远东共和国还有鄂霍茨克这个对外港口,但是无论怎么样,最便利最有效的远东交流港口还是海参崴。

虽然没有明着表示出彻底靠向美国的迹象,但是远东共和国已经或明或暗地和北方军政府开始大大小小的摩擦。要不是尤登尼奇也实在看不起日本人,没有选择和日本人狼狈为奸,从而使日本人幻想和尤登尼奇东西夹击北方军政府海参崴地区的计划成为泡影。

美国人财大气粗,直接用轮船几乎是日夜不停地向新投靠的小弟远东共和国运输军火弹药生活物资,大部分在海参崴卸货,小部分也选择在鄂霍次克卸货。

在这种情势下,尤登尼奇选择了慢慢疏远北方军政府的策略,最明显的就是军火订单的大规模减少。

在中亚已经取消军火订单的情况下,远东共和国又缩小了军火订单规模,直接带来的结果不仅是周边形势恶化,更是北方军政府的军费来源迅速缩水,更是增加了已经难以承受的军政府债务状况。

0


状态提示: 第四十三章 马莲花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