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华夏之剑》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华夏之剑 () >> 第270章 天鹅湖畔解恩仇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32371/

第270章 天鹅湖畔解恩仇(2/3)

先前购进的药物延缓了两年寿命,已是老天照应。放心,中原朕还不想染指,即是夺了,也会再交给刘汉后人,或者朕的公主”。

“贤婿莫非早就想好了?只等着公主成人?”。

“差不多,这天下,朕将要四分,现今华夏乃是朕的衍儿所有,渤海、胶东朕要让麾下能臣治理,中原交给鹍儿,由朕的能臣辅之,皆为属国”。

“就不能给李氏留些情面?毕竟你也是李氏女婿”。

“那就要看唐皇如何去做,高兴了朕就放中原一马,不高兴则据为己有。至于北方蛮族,暂且等北海冰雪消融之时,再予以考虑”。

“你,你真的很可怕。世民选错了对手,北方本可一举而下,留着牵制中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对,突厥一族突然消失,老夫就应该想到,提醒世民放弃漠南草原之地”。

“哈哈,姜还是老的辣,朕如此巧妙布局,一场风雪严寒掩饰得如此华丽,居然也被李公看穿,看来朕还得要下些功夫”。

“贤婿这么做难道就是为了替建成报仇?”。

“非也,为了灭儒。北方游牧早晚因气候寒冷南下中原,那是儒学势弱,再予以取之,不是更好?”。

“不然,依老夫看,此中定有他情。若是如此贤婿早可以在鲁汉末期北胡乱华时,一举而得之,却偏偏出兵杀胡,而不得,成全了鲜卑一族”。

欧阳轩这次是笑而不语,因为那是他心底的秘密,也只有自己知道为何。现在自己还安然存在,说明自己的祖先还在中原,自己的一系列举措还未影响自己先祖的生活轨迹。所以尽量不要去干扰中原,至少唐朝出现了,李世民也如愿登上了皇帝宝座,密事司信报表明那个叫武曌的女子也在武士彟家中诞生。只要自己还真实的存在就尽量少去干扰中原历史,所以在内心这个秘密驱使下,才放弃了漠南、辽地,黑水等地。本欲放弃岭南,结果发现没有影响自己,也就默认了。因为自己的姓氏养父母的姓氏,自己也不知道先祖是何人,也只能小心行事。

“怎么被老夫说中了心事?贤婿身上秘密太多,不说也无妨。只是老夫不知为何好好地终南山庄说毁就毁了,难道就是为了惩戒世民?”。

“哈哈,却有此意。那里只是朕拜祭阳陵的临时落脚之地”。

“罢了,老夫也不问了,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徒增老夫思虑,现今听信使说,老夫的孙儿患了脚疾,还请贤婿找个方式去治一治,算是丈公所求”。

“嗯,这个倒是好办。只是此事必须由内人出头,带个口信给唐皇,想要治长孙皇后和太子脚疾,唐皇必须下大礼,求得内人同意方可”。

“都是这么大人了,何必为了旧仇耿耿于怀”。

“非也,是非曲直必须弄个明白”。

李渊没有再说话,起身开始收拾钓上来的鱼,眼神中有太多的忧虑。“相公钓够了没?”,李淑宁远远的喊道。

“快了,夫人有何事?”。

“这里有个大蘑菇,看看能不能吃”。

欧阳轩放下手中的渔具,行至跟前,仔细一看,这哪里是蘑菇,就是一株外圈为黄,中间为红,内部为紫色的三色草灵芝。“好东西,乃是仙草”,欧阳轩小心的挖开土,一点点的将整株灵芝挖了出来,底下根须之上还有一个类似于婴儿形状,暗红色的根须。“真好看,能吃不?”,欧阳鹍不知何时跑过来,在古丽背上好奇的看着,说道。李淑宁更是一副马上要吃了它的表情,“你们两个贪吃的,这个可是难得一见的地龙灵芝。就不怕把你们都吃成了仙,留朕一个人在人间?”,欧阳鹍飞身下了白狼,趴在欧阳轩背上,搂着脖子,说道:“那我和母后不吃了,给外公吃。嘿嘿”。

李淑宁一拍欧阳鹍的脑袋,笑骂道:“你个没良心的”。“父皇,这个地龙如何得来?”欧阳衍也过来凑热闹道。“真笨,当然是父皇挖的”,欧阳鹍嘿嘿笑着说道。欧阳轩看看这三个,盘腿坐在地上,开始清理根须上的泥土,“这地龙,乃是一种小型葵花类植物根茎,冬季寒冷导致植物死亡,埋与地下渐渐地木质化,经过千年完全成为了珍贵木质,在其上生出灵芝或者蘑菇,即是极为珍贵的药材,可延年益寿,祛百病”。

“这个怎么像个娃娃?有些吓人,还是不吃得好”。欧阳鹍托着腮帮,蹲在欧阳轩面前,看着说道。

“这就是老天造化,你说该给谁用?”。

“给宇文外婆,总生病,看着鹍儿心疼”。

“哈哈,好,这个给鹍儿处置”,欧阳轩将清理完的地龙灵芝交给了欧阳鹍。两个小家伙拿过来,高高兴兴的骑上白狼,欧阳衍忽然回头问道:“父皇,此物如何服用?”。

“用莹水放上大枣、当归、山参入酒泡饮,亦可做了汤食”,欧阳轩的话还没说完,两个小家伙已经这两个孩子惯坏了,这种名贵之物不想着爹爹,却想着外婆。哎”,李淑宁不无担忧的说道。

“夫人莫忧,衍儿与鹍儿明白得很。宇文氏所受的苦难怕是不比百姓少,在后宫之中尔虞我诈,受了不少磨难,于此得了两个宝贝后生,当然喜欢得紧。等过些年月,再大些,让两个娃去民间生活至成年”。

“相公,为何要去民间?寄生于他人之家总是不好”。

“这个夫人不必担心,朕先前一儿一女,都是寄养与民间数年,才有了后世一番作为”


状态提示: 第270章 天鹅湖畔解恩仇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