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清末》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清末 () >> 第四百零七章 大江东去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35337/

第四百零七章 大江东去(2/3)

入,整合为三曜会,定于每周一、三、五开会,核心人物是华族议员近卫笃麿、二条基弘、勅撰议员三浦梧楼三人。

三曜会标榜在政府与众议院之民党之间保持中立,主张为了国民福利,政府与民党等政党一方协调组织责任内阁以应对内外之课题,批判政府的超然主义、藩阀政治和条约改正路线,并且发行旨在摸索取代藩阀体制的路政治杂志《精神》。

在近卫笃麿的外交政策中,中国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后。他积极参与围绕中国的国际问题,并且与晚清几十位要员都保持着频密的交流和信札往来,涉及了无数关系两国命运的大事小情

近卫笃麿主张日本和中国之间是同文同种的关系,认为最后的命运是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的竞争。在此竞争下,无论是支那人还是日本人,其共同的仇敌是白色人种,都处于不被认可的地位上,并且提出了一种亚洲门罗主义的主张。

近卫笃麿虽然在日本乃至东亚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但对徐卫而言,他的印象仅仅在于军队进攻东京时期,其随明治天皇逃亡未遂的狼狈模样,如果不是登陆东京之前安排在日本的情报人员一再强调其在日本政治上的影响力,估计第一次抄家名单上就会有他的名字。

也好在徐卫前世不认识近卫笃麿,不然现在的他肯定会惊惧交加,怀疑现在世界的真实性,其原因在于近卫笃麿按照历史的进程早应该在日俄战争的前一年就因病去世,现在却不知道什么原因依然活在世上,也正因为他没有过早的病逝。才在无形之中保住了近卫家昔日的荣光,让近卫家在日本华族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

近卫家作为日本公卿贵族之首,按理说是不可能被徐卫的军队逮到,谁知天意弄人,举家逃亡的近卫家却被蜂拥而出的东京百姓挡住了去路,没有等到逃离东京的火车,等到他们千方百计赶到火车站时徐卫的军队已经控制了那里,于是近卫一家都成为了军队的俘虏。

按照近卫笃麿的性格是不可能投降给执政政府的,但是怎奈近卫家家大业大,全家在明治维新之后都搬进了东京居住。现在可谓是被徐卫的军队一锅端了,就算为了数百年的家族不至于一朝倾覆,也要与徐卫成立的执政政府虚与委蛇。

让井上武做政务院院长其实也并不是一点作用没有,他建议徐卫善待近卫笃麿一家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不仅让东京没有逃走的日本华族不再惊恐不安,还让不少对偏安于京都府的维新政府没有信心的官员贵胄生了投靠执政政府的心思,极大的缓解了政府官员的短缺问题。

现在的近卫家在东京与日韩合并之后********在韩国的功效差不多,决计是稳定人心的好榜样,也是他们安全保障的最大底牌。

现在的日本正是民欸主政治和君权神授两种观念争斗最盛的时候,按照后世的发展。由于军国思想和武士道精神在日本大行其道,之后民欸主政治的思想逐渐被君权神授所取代,尤其是日本主张消减军费的雄狮宰相滨口雄幸和资产阶级护宪运动领袖犬养毅被刺杀之后。

新成立的执政政府自然不可能推行君权神授的思想,于是徐卫便假借民欸主政治的名义在东京设立了国民议会,不过这个议会更像英国的上议院,议会的议员都是那些投靠执政政府的旧贵族和没有授予职位却又德高望重的旧时官员组成的,起作用无非是在执政政府宣布法案的时候拍拍手表示同意,而近卫笃麿就是议会的议长。

经过详细的调查,徐卫可以肯定的是参与这次刺杀活动的实际操控者是近卫笃麿的长子近卫文麿,一个不过十九岁的少年,至于他的帮凶大多是留在东京没有被清洗的华族子弟,至于策划这次刺杀的计划在徐卫看来更多的像是一场闹剧。

近卫文麿作为近卫家二百五十年来第一个由正妻所生的长子,自出生之日即被视为掌上明珠,受宠无比,其曾祖父为他的出生高兴的连连题诗,其父经常在他身上拴着绳子,生怕摔倒。

由于家族和天皇的渊源,近卫文麿自幼深受天皇家屏藩的严格家教与训练,三岁起便有祖母带着参拜皇室,尊皇尽忠的封建lún_lǐ在他心中打下深刻烙印。

此时的近卫文麿因为父亲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早逝,肩上自然也就没有振兴家族的重任,纵然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依然是一副贵族公子哥的做派,现在的他就算没有徐卫的干预也决计做不到后世的那种成就,估计就连守业也很难做到。

“执政,这件事还要从长计议,或许只是近卫笃麿家的小辈自作主张,不如让我去近卫家探一探口风。”井上武拿着徐卫让他看的那份资料,思考了良久,出言建议道。

“这还有什么可探口风的,既然已经得到了近卫笃麿犯罪的证据,不如派军队直接将他抓回来审讯一番,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同谋。如果近卫笃麿识时务将所有的谋划都交代清楚,咱们还能让他继续在议会当他的泥菩萨,否则咱们就该让他见识一下咱们政府的雷霆手段,也能够威慑一下那些有二心的人。”徐琦在军队待得时间太长,虽然依然是文员职位,却培养出了军人的雷厉风行,这衷诰队中或许能事半功倍,但用在国事上连事倍功半的效果恐怕也达不到。

“近卫笃麿没有真心投靠政府我是相信的,但是要说这场刺杀行动有他的参与想


状态提示: 第四百零七章 大江东去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