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有人争利,有人争义,这才是义利一体(1/3)
[m.77kshu.cc 奇奇看书网]【供精彩。
第六百三十六章 有人争利,有人争义,这才是义利一体
李方膺道:“江南是大家的江南,朝廷为得土而来江南,工商为得利而来江南,我们为得民而来江南。虽然来晚了,但少了我们,英华的大义就不能在这江南立起,义利就两相悖逆。”
吕毅中也道:“我既是为翰林院说话,也是为江南人说话。工商以利在江南布下大网,网住了人心,但这些人心既不足以代表整个江南,也因利未附义,让这些人心不够牢靠。所以……不止是我和李秋池来了,国中二十二家学院,六十三社的人也来了,连孔兴聿也来了。”
李方膺拱手道:“江南行营是朝廷在江南的官府,我等既来江南,就得倚刘总管为父母了,还望总管如护国中工商一般,护着我们这些人在江南行事。”
刘兴纯下意识地问:“行事?你们是想要……”
吕毅中呵呵笑道:“工商来江南争利,我们来江南争义,让江南人见得天道本在,华夏大义!”
刘兴纯呻吟一声,感觉脑子有些过热,这本是他最怕见到的事,李方膺一露面,他就有所警觉,没想到不止是李方膺和吕毅中,国中学院会社,竟然倾巢而出啊!
他发表就任演讲时,曾经强调自己的履历,从最早天王府参议开始,一直到次辅,他都管着治安捕盗,定民安境的事务。除了主掌刑部,法司的“公告署”和禁卫署都要向他汇报。来江南时,李肆对他的交代是“按既定政策办”,他自己的理解是干自己老本行。
江南乱象渐显,这是四年来范晋放纵国中工商翻搅江南的结果。以商代深入江南乡野,自龙门倾泻商货洪流,甚至对英华工商勾结满清官府,造出“囚力”一事都装聋作哑。
刘兴纯自然不会改弦易辙,“江南攻略”有三大步骤,但实际执行计划却是另外一套。范晋完成了前两步,一是将龙门钉牢在江南,二是护着工商进入江南。现在他刘兴纯要做的是下一步,从满清地方官府入手,将刑律治安之权握到江南行营的手中。这个套路,昔日在广东起事前就已非常娴熟。
很简单,在州县主官身边放下听龙门使唤的师爷,再由师爷把控州县刑房,而后又由龙门工商组织已打好基础的商代,为非经制的胥吏差役提供稳定钱粮。一手管理权,一手财权,就此握住基层治安。按照刘兴纯的预料,最多一年,除开苏州、杭州、江宁等要地,江浙两省的地方治安,都能在江南行营的手里。
可现在李方膺和吕毅中带着国中一大帮读书人跳了出来,刘兴纯掌国中治安这么多年,转念就能料到江南乱象会越演越烈。工商争利,已逼得江南人在英华和满清之间抉择,大批利益受损的江南人都站到了仇视英华的一方,大义社的活动已波及到苏州,正向杭州和江宁扩散,在各行各业引出激烈冲突。
现在读书人也都来了江南,要在江南诛心,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心向英华,但绝对也会把更多的人彻底推向满清一边。天主教最近在江阴建天庙,就被当地儒生带头烧了,可见诛江南人心之难,难于登天。
刘兴纯在龙门头痛呻吟,范晋在无涯宫头痛呻吟。
“官家啊,江南人心,早已沉腐了,雍正文狱,江南无一人振臂,连怨愤之声都难听到,臣在江南四年,竟未听到当地人对雍正有一声抱怨,反而觉得那些人该死。江南人都认为,南北交锋,国战临头,就该如此凝聚人心,国中文人去江南,不仅起不了作用,还会让仇怨更加深重。”
李肆摇头:“江南人都认为?哪里的江南人?别忘了,今日我英华,朝堂重臣里,三成都是江南人,翰林院里,一半是江南人。西行三贤,全是江南人。黄埔陆军学院六届学员,四成都是江南人。东西两院,有四分之一或是南迁的江南人,或是祖籍在江南。国中工商,特别是机械和织造业,更以江南人为主,研究出蒸汽机的黄卓,那也是江南人。”
李肆叹气:“我英华,虽自广东起事,现在还未占江南,可这一国,却是江南人帮着立起的。江南人里,最聪明、最有才华,最愿冒险,最知大义的人,都在我们国中。他们要拯救乡亲,我们能置之不理?”
这也不止是江南人的问题,朝廷去了,军队去了,工商去了,但读书人没去。从圣道四年开始,国中读书人都忙着消化西学,他们被通事馆整理出来的欧罗巴学问给迷住了。到圣道八年后,这股风潮才渐渐消退,并不是大家厌倦了,而是段国师、西行三贤和各家学院,都将西学的根底,与上古先秦的诸子百家融在了一起,由此再掀起“古学复兴”。
新的学院不断涌现,而会社也遍地开花,这时候读书人不再满足于在国内争论,他们想去其他地方壮大自己的思想派别。此时孔尚任已在交趾病故,儒社想借交趾为复兴古儒之地,纷纷去了交趾和广南。其他派别,很自然地将目光投向了江南。
李肆对有些怔忪的范晋道:“去年你阻拦几家学院在龙门设分院,我没有说话,是因为我也不确定,那时在江南打人心战会有什么后果。今年该是时候了,我许了他们,你却说江南乱,还在阻着他们,你这是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有些偏啊。”
范晋脸色一变,这可是很严厉的指责……
正要离座请罪,李肆翻白眼道:“看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