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隋末》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隋末 () >> 第134章 隋朝黄埔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57187/

第134章 隋朝黄埔(2/3)

,在团以上单位设立参谋团队,那对战争的影响到是会很大,只是团以上都设立参谋团队,只怕这所需要的谋士会是个海量,只怕也是想法是好的,实现起来却难啊。”

对李奔雷老爷子这样的传统军人来说,出谋划策那都是谋士的责任,而将军的责任则是指挥作战。这和陈克复所说的参谋制度倒是没什么冲突,可关健是,一个优秀的谋士那都是万分难求,而陈克复居然还打算弄参谋团队,每团以上都设参谋团队,这无论如何却都有些白日做梦的感觉了。”

“至于大帅所说的让部队保持一支强力部队,我觉得这确实是十分重要的。现大部队虽多,却没有能够中流砥柱的部队。打今天这样的伏击战还好,如果打的是野战,一旦战局失利,新兵们士气一失,就很有可能会溃败。而如果有如重骑兵旅这样的精锐部队,关健时候顶上去,却能改变战局。只是如今我们的兵马除了破军营,其余的都已经分拆出去了,现在更不可能再又重新抽调出这样的一支部队出来,要不然,朝令夕改,频频重整军队,反而会让军队混乱,不是好的计划。”

陈克复提出的问题,确实是军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老爷子以他多年的行伍经验,也一下子指出了问题的一些关健部份。可以说,基本上事情陷入了死结当中。

按如今隋军的行军编制,一大将统率一军,兵马两万人左右,除掉辅兵也有一万四千人左右。在正规的编制中,领兵大将亲掌中军营,这部份人马有四千人左右,而且还有一千的骑兵。这四千人就是全军中的精锐部队,即是全军的精锐力量,也是全军的预备队,不到关健时刻是不会出手的。

而现在,陈克复搞的临时编制中,虽然没有了中军,但是军部所直属的重骑兵旅、重步兵旅、轻骑兵独立团、侦察团,这四支部队就等于是中军营的精锐力量了。而下面的各部队,要想也弄出这样的一支精锐部队来,却是不大可能了。

沉吟了一会后,陈克复对着老爷子犹豫道,“老爷子,我现在有个计划,你来看下行不行。”

老爷子李奔雷一听陈克复又有新计划,也是一拍额头,对于这位总有各种各样新想法的大将军,他现在都有麻木了。反正现大天高皇帝远,孤军身处海外,军中又是他最大。他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了,只要听起来靠谱就行。

“目前我们不是设立了一个破军讲武堂嘛,以前我们的想法是对军官们进行培训,让他们都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将军。但是最近一来,我们一直是把所有的人都叫来,一大群人进行讨论,其余我也觉得这样的效果不大。所以我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改良我们原先的这个方案。”

“改良破军讲武堂?”老爷子有些疑惑的道,最初的时候,他是比较反对这个什么军官培训班的,他认为一个将军的成长是得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练出来的,而不是这样种菜一样的集中种出来的。但是讲武堂搞了这么段时间,他也认为,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如今军中的军官问题,这个讲武堂虽然不是特别好的办法,但也还算是有些作用的。他不明白,现在怎么陈克复却突然又要搞什么改良。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新建一个士官讲武堂,这士官讲武堂呢,顾名思议,专门培养士官的地方。就是专门为多们东北军培养军士的学院,学制我们定为一年,可以从军中抽调有资质的士兵,也可以直接从我隋子民中招募。只要是身体健壮且满二十一岁者,最好是识字的,都可以参加我们的士官学校的学员招募。凡通过了士官讲弄堂招募的,就相当于成了我东北军的一位士兵,只是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用上战场,但是学成之后,就将授予下士到上士兵的军衔,分配到东北军中担任副班长及班长,且规定每个学员毕业后必须服役满五年。”

“这士官讲武堂学制一年,分步科,骑科,工科。步科主要学习步兵做战,骑科主要学习骑兵做战,而这工科,则是主要学习工程土木,包括军中各种大型攻城器械及弩床、投石车的操作维修等,学成后,他们将分到部队中的工兵营,在战时专门负责挖濠,挖地道,铺桥,修路,扎营,操作大型攻城器械。所有的学员在校课程除了各种军事训练,还应当包括,战术学;战争史;军制学(编制学);兵器学;骑射学;筑城学(工程学);绘图通讯学;医疗学;基础国学,基础算术学。总的来说,这些人就是日后军队中的基石,未来一步步他们也将走上更高的军官位置。”

在陈克复想来,既然要搞,就搞好点,一步到位。趁着现在,他还是大隋的将军,还有时间,那就搞一个隋朝版的黄埔军校出来。眼下虽然军中急需要军官,但是如果靠士官学校来培训,肯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

他这么做,也不过是借着这个机会,先把这个讲武堂办起来。目的不是眼下,而是未来。通过这样的一个机会,用士官讲武堂来批量的、快速的培养军队的基层指挥军官。

在即将到来的乱世当中,兵是好弄的。随便破一个城,甚至上就能有上千、上万的青壮可以为兵了。但是光有兵,没有将却是不行的。

而这个士官讲武堂,就是一个能用最短的时间,最快速的培养出大批基层军官的地方。自古以来,军官们都是在军队中成长起来的,都是一刀一枪从死人堆里领悟的打仗之


状态提示: 第134章 隋朝黄埔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