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五代枭雄》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五代枭雄 () >> 第九十七章 明争暗斗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72001/

第九十七章 明争暗斗(2/3)

,马蹄声显得格外的清脆,可是整座唐军大营死一般的沉寂。赵匡胤有些迟疑,但立功心切的他究竟没有多想,率兵直奔唐军主帅大帐。

等他冲进了大帐,不由目瞪口呆起来,大帐里并没有人,他搜寻了一番,除了大帐里的几个瓦罐,什么也没有。

“可恶!”赵匡胤大怒,

一脚把瓦罐踢破,瓦罐里奇怪的液体渗了出来,赵匡胤有些好奇地蹲下身子,伸出手指,沾了沾液体,这种液体有些稠密,颜色有些黄,也不知道是什么。

赵匡胤正在奇怪的时候,就听见大帐外士兵惊呼的声音,他急忙跑出去一看,印入眼帘的,是一片火海!天知道这场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而且大火居然在液体上燃烧。难道这些东西是火油?赵匡胤先是吃了一惊,很快他发现火势朝着自己这边蔓延,他不敢多想,立刻骑上战马,奔了出去。

一路上大火熊熊,不少被火烧中的士兵想要灭火,却发现身上的皮甲十分厚重,一旦点燃,很难扑灭。惨叫声连天,赵匡胤十分狼狈的逃了出去,马尾巴点大火点燃,疯狂跳跃着,战马朝着火里狂奔,赵匡胤急的满头大汗,急忙跳了下来,落地的时候没有站稳,摔倒在地,额头也破了皮,但他顾不得疼痛,急忙冲出了大营。

赵匡胤的先锋士兵逃出来的不足一半,只有三百多人,看着惨叫着在火里挣扎的袍泽,赵匡胤的脸色十分难看。

这时,郭威率领主力杀来,看见唐军大营的大火,不由便是一愣,等到看见赵匡胤等人神情萎靡地站在那里,脸上颇有几分呆滞,郭威便明白了。他又中计了,只是唐军什么时候走的?竟然悄声无息?而且,唐军竟然能在夜色下行军,难道他们能看清楚夜晚的情况吗?

郭威百思不得其解,稍后一些时间,郭威在汴河边上看见被损坏的浮桥,唐军又回到南岸了,他们究竟是要做什么?郭威握紧了拳头,额头上青筋暴露,很是生气。

这个时候,杨琏带着部下正在急行军,经过两日的休息,士兵们恢复了大部分的体力,昨夜他带兵偷偷渡过了汴河,转而朝着南方进军,走了大约二十里,折向东方,下午,黄昏时分,杨琏再度赶到了汴河边上,三军驻扎了下来。杨琏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唐军行踪不定,使得汉军没有及时跟上来,斥候天黑之前回报,依旧没有汉军的消息,杨琏派人在驻地四周散布了大量的铁蒺藜,每隔十几步竖起木桩,小腿位置高的地方系上了铃铛,起着警戒的作用。

守夜的士兵巡逻着,以防汉军偷营,不过杨琏的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汉军被火烧之后,郭威让石守信、郑恩带兵追踪唐军的下落,自己却带着赵匡胤一路急行,赶回了开封,主持大局。

石守信与郑恩在跟踪的路上,对唐军的行踪产生了争执,郑恩认为唐军继续南下,是要回宋州,然后逃回大唐,断然不会向东而行。石守信则坚持认为,唐军必然是向东,有脚印为证。两人争执了半响,停了下来,只是派出斥候刺探军情,大军却驻扎了下来。

杨琏休息了一日,次日再度渡过汴河,直奔楚丘县,楚丘县令得知有大批军队,吓得脸色都白了,他还以为是郭威的大军,当即开城投降。等他得知真相,一边惋惜,一边觐见天子。

刘承v对此很是满意,好言安慰了一番县令。唐军在楚丘得到补给,士气大振,三军好吃好喝休息了一日,斥候传来消息,郭威已经返回开封,主持开封大局,石守信、郑恩正在追赶的路上,兵力约有五千,全部都是骑兵。

楚丘是小城,而且离兖州比较远,不符合杨琏的利益。唐军搜刮了楚丘府库之后,得到数十万钱,杨琏赏赐一部分给士兵,大军继续朝着兖州赶去,沿途单州、金乡等县不战而降,杨琏尽取钱帛,扫荡而归。抵达任城已经是五日后。

任城靠近梁山泊,县内有运河经过,这里离兖州不过百余里的路程,杨琏先让慕容彦超回到兖州,收拾军队,以准备大战,慕容彦超心中欢喜,告别了天子,匆匆赶回兖州。

杨琏在任城停下,这时天气越加寒冷起来,杨琏派人收购寒衣,准备粮草、柴薪,打算就在任城过冬。杨琏积极准备的同时,让刘承v以天子的名义,传檄天下,四方勤王,共讨郭威。

慕容彦超首先响应,,随后,密州校尉皇甫择端起兵杀死想要依附郭威的密州刺史,宣布效忠大汉天子。有了这二人的支持,山东各郡县也都表示支持天子刘承v。

消息传到开封,郭威神色凝重起来,他被唐军利用河流甩了几次,偏偏有开封出事,以至于他没有及时歼灭唐军,以至于生出祸端。如今天子在山东招募兵马,号召四方兵马勤王,对郭威很是不利。

郭威急忙召见心腹,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不承认天子还在,赵匡胤四处寻找,找到一个与刘承v个头差不多,相貌有几分相似的人,一刀杀了,又把脸颊割破了,谎称天子已死。太后得到消息,信以为真,大哭不止。

冯道、侯益等人知道郭威势大,就算看出端倪,不敢得罪,也都大哭不已。郭威请太后发丧,并昭告天下,另立新君。太后答应了。群臣商议了半响,河东节度使刘崇、许州节度使刘信、忠武节度使刘s、开封尹刘承勋都是人选,开封尹刘承勋就在开封,偏偏生了病,不适合做皇帝。最后商议,决定立忠武节度使刘s为帝


状态提示: 第九十七章 明争暗斗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