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赵马踏天下》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赵马踏天下 () >> 第十三章 黄金台衰访隐士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74935/

第十三章 黄金台衰访隐士(1/2)

前行几天后,赵捷途径经巨鹿泽,邢襄,越过了赵燕边境,抵达了燕国的黄金台的所在地,开始了他的奇遇。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台略成方形。史载: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天下士,昭王礼郭隗以致士,乐毅剧辛先后至。

史书又载: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但大多士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于是一名叫郭隗(kui)的智者先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

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派去买马的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千里马的马骨。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的骨头来呢?”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骨,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接着说:“您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的。”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集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

从此以后燕国这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后世有诗赞曰:峨峨燕中台,悠悠易上水。怀哉燕昭王,招彼天下士。士贵相知深,岂为多黄金。筑台置黄金,自是君王心。

中国人自古擅明的兴衰,在黄金台附近同样有一座大城,她见证着黄金台的兴衰,她就是燕下都——易都。燕下都为燕昭王为了应付南方齐国所建,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呈长方形,中部有一道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运粮河穿城而过。赵捷一行人在燕下都找到一处客栈安顿下来,然后到了城中的风月楼美美的吃了一顿,栈中安安稳稳的睡了一觉,几天的奔波让赵捷睡得很香,梦到了前世的家人。

第二天,赵捷一行人兴致匆匆的在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了黄金台的所在地,当赵捷等人抵达黄金台时,所看到的景象却让他们失望不已。远远望去,破败腐朽的黄金台在孤独的耸立在广阔的荒草地之上;稍稍走近,只见黄金台上杂草丛生,荒草扎根于砖石的缝隙之中不屈的生长,一些地方已然坍塌;步入台上宫殿之中,可见台上的宫殿破败不堪,木质早已腐朽,一些桌案上铺着厚厚的灰尘。走下黄金台,众人皆感到十分扫兴,失去了继续游玩的兴趣,于是李闵、赵盈、许阳、廉正便与赵捷打了个招呼一起提前回去了,剩下赵捷,肥进,蔺守义继续在黄金台附近继续游览。在向导的引领下,赵捷拐过了几个弯,淌过了一条小河,又走了两三里,到达了一个小村庄。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赵捷三人行走在村庄中,发现村民们口中都一直提到一个人名——郭槐,于是便对此人有了兴趣。

赵捷问起身边的向导道:“你可知郭槐此人居于何处?若知晓便速速在前带路。”

“公子可能不知,郭槐此人乃昔日王师郭隗之孙,年已入不惑,乐善好施,有一手妙手回春的医术,他经常给穷人施粥赠饭,免费治病,四里八乡都盛传着他的仁名,小人曾受其恩惠,对其甚是了解,还请三位公子跟我这边走。”赵捷跟着向导向村子深处走去。行至一二里,一座并不豪华的府邸映入眼帘,门上的牌匾正中心写着“郭府”,右下角写着一行小字“燕昭王敕造”。

“咚咚咚”赵捷走上前敲门,不一会儿,门微微打开,一个门童从门缝间伸出头来。

赵捷三人对童子一揖,(揖礼: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稍稍俯身,然后起身,同时自然垂手),然后说道:“我等来至赵国,将往蓟都,途经此地,慕郭先生之名,前来拜见求教,还请小童为我等通报。”

小童听完赵捷的话,没有回答一句话,他将头缩回,将门掩起,然后向内院跑去,没过一会儿,大门中开,一个年轻人从府内走出。“我叫郭柏,郭槐是我父亲,三位远方客人,请随我往这边走,我父亲在客厅招待三位。”

大厅之上,赵捷,肥进,蔺守义跪坐在大厅的西面的草席上,面前的桌案上摆放着茶盏,东面物品的摆放一模一样,不多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招待赵捷等人的年轻人的陪伴下拄着拐杖从东面的内室走出跪坐在东面的草席上。

“几位客人,请自便。”郭槐笑着说。

“郭老先生,久闻您的贤能之名,小子姓赵名昭,自赵国慕名前来,想向您请教几个问题。”赵捷泯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小子的第一个困惑是:“何为师?”

老人捋了捋白花花的胡子,笑着说:“昔日我幼时亦以此问于吾父,吾父言‘师乃传道受业解惑之人也’,吾深以此言为是。”

“那何人可为师。”

“在我前面出生,倘若他的见识比我多,我可以拜他为老师;在


状态提示: 第十三章 黄金台衰访隐士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