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我的探长生涯》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我的探长生涯 () >> 第一百零七章 富贵不还乡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78322/

第一百零七章 富贵不还乡(2/3)

孙伟于是就让寒冬带着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动身去大冶,考察一下大冶的环境,寻找新的铁厂的位置。

孙伟从后世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科技,但是以现在中国的科技水平,最能够造出来的也只有迫击炮了。

迫击炮操作简便,弹道弯曲,可迫近目标射击,几乎不存在射击死角,主要配用杀伤爆破弹,用于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铁丝网等障碍物。

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则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

当时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

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这门炮使用长型超口径迫击炮弹,全弹质量11.5kg,射程为50~400m,射角为45°~65°。这种在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当时被叫作“雷击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壕阵地战的展开,各国开始重视迫击炮的作用,在“雷击炮”的基础上,研制出多种专用迫击炮。1927年,法国研制的斯托克斯─勃朗特81迫击炮采用了缓冲器,克服了炮身与炮架刚性连接的缺点,结构更加完善,已基本具备现代迫击炮的特点。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迫击炮已是步兵的基本装备,如当时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的编制共140人,分为3个排和1个连指挥部。每排有3个12人的步兵班和1个6人的迫击炮班,每个步兵班配备1挺机枪,每个迫击炮班配备1门60迫击炮。此时,迫击炮的结构已相当成熟,完全具备了现代迫击炮的种种优点,如射速高、威力大、质量轻、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特别是无需准备即可投入战斗这一特点使其在二战中大放异彩。据统计,二战期间地面部队50以上的伤亡都是由火炮造成的。

孙伟带来的迫击炮都是具备现代化特点的迫击炮,比这个时代先进了一二十年。

刘西林看到迫击炮的图纸是还非常不理解,别人都是仿制大炮,而我们的徐都督却造这种小炮。毕竟孙伟是他的上司,主管他的衣食父母,刘西林只得按孙伟说的去办。孙伟看到刘西林的表现大感失望,以刘西林的才能做汉阳兵工厂的总办太勉强了,能力一般,眼光更一般。孙伟现在是无人可用,也只能让刘西林先干着了,不过好在刘西林非常听话。

这次刘西林来见孙伟带来了一个很不好的信息,汉阳兵工厂的洋技师怕受到乱兵的迫害辞职了很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兵工厂的正常运转。

这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技师这东西在西方国家不算什么重要的人,但在科技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却是稀有动物,这些技师多是从外国留学回来的,人数非常少。

对于技师的短缺孙伟也没有办法,只得嘱咐刘西林尽量保持子弹的生产和旧枪械的维修,对于枪支的生产先停一下。

刘西林走后孙伟躺在沙发上不住的感叹人才难求。

孙伟见到他们三个立即抱拳道:“鄙人孙伟,仰慕三位先生久矣,现在能够的见三位先生真是三生有幸。”“三武”见到孙伟这么年轻非常惊讶,孙武道:“徐都督过奖了,我们能有什么名气,我们来的路上听到的全是徐都督的丰功伟绩,倒是让我等好生羡慕。本以为都督是一位儒雅的长者,却想不到徐都督原来这么年轻。”孙伟抱拳道:“哪里哪里,只是侥幸而已。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三位先生快里面请。”孙伟便把他们三人请到了都督府的大厅就坐,警卫把茶奉上以后就出去了。

孙伟在他们坐下之后就说:“在起义之时就有很多人提起三位先生,孙伟才得知起义能够如此顺利全赖三位之功,却天意弄人,孙先生在关键时刻受了伤,让毫无寸功的兄弟当上了这湖北军政府的都督。兄弟欲退位让贤,让孙先生做这个都督,不知孙先生意下如何。”孙伟知道孙武不敢做这个都督,否则他肯定会落下一个夺人功绩、嫉贤妒能的骂名。

孙武连忙说道:“徐都督把我孙武当成什么认了,湖北是徐都督打下的,理应徐都督做这个都督,我孙武今天来找都督只是想为革命尽点力。”孙伟道:“我把武昌、汉阳、汉口合并为武汉市,不如孙先生任武汉市市长如何?”孙武道:“既然徐都督看得起我孙武,这武汉市市长我当了。”

孙伟又道:“张振武先生任司法部部长,蒋翊武先生任参谋部部长,如何?”张振武和蒋翊武都说:“多谢徐都督。”送走孙武他们之后,孙伟想现在虽然仍受清军的威胁,但以现在湖北的军事阻挡清军南下应该没什么问题,现在主要的精力应该是整顿湖北内部。

想到这里孙伟叫来谭林,让谭林给各部官员和各军管带以上的长官明天上午八点到都督府开会。谭林走后孙伟就回到了他的办公室,准备整理明天开会的内容和各部门的任命,以及军队的整编。

第二天一大早收到通知的各部门人员都聚集到了都督府,被卫兵领到会议室。在会议室里的一大拨人明显的分成了三派,汤化龙、黎元洪等民政部和议会议员一


状态提示: 第一百零七章 富贵不还乡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