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农明》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农明 () >> 第一章 文曲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78453/

第一章 文曲(2/2)

一笑,高仲在此,在此高中,这寓意还真好:“这孩子不哭也不闹,以后就让他在这里罢,我不在乎的。”

张与可笑了笑又点点头,朝着杨三老说道:“三老您忙您的去吧,我要温书了。”

杨三老微微一笑,便转过了身子朝着黄桷树方向走了过去。

在黄桷树下的高仲看了一眼竹屋中说话的三人,儒士和书童在竹屋内朝着窗户外的杨三老说话,满面全是笑意。

叹了一口气,高仲看了看手中的两个土疙瘩,又看了看周围,轻声骂了一句:“骂了隔壁!好不容易下乡考察,却没有想到跌了一跤,跌到了大明朝,还是明末……”

随后高仲又将手中的两个土疙瘩拿在手中看了看,又将自己胸前的锦囊打开看了看叹了一口气:“有这三件法宝在,在明末应当能安稳的活下去吧?”

高仲所言的三件法宝分别说手中的红薯、土豆,以及脖子上所挂着的玉米。当初高仲穿越的时候正陪着市委领导在乡下考察,原本是想拿着红薯、玉米这些东西照相的,结果照片没照好,人一个筋斗跌到了大明朝。

鬼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三件东西也跟着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

想到这三件宝物将会是自己日后活命的利器,高仲便是将这三个物件拿在手中,免得怕坏了。

“有人土豆这些东西是明末清初传到华夏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其余人有这东西?”

高仲叹了一口气,继续缓缓说道。

土豆、玉米以及红薯是在明末传入到明朝的,可是大明连连战乱这东西却没怎么传播,等到了清朝稳固之后才开始大规模的推广和种植的。

杨三老笑嘻嘻的朝着高仲走了过来,走到高仲面前之后便是蹲下来,摸着高仲的脑袋:“你小子命好,文曲星老爷不追究,以后可得好好谢谢你杨爷爷我,你这名字可是我给取的。”

说完杨三老便又开始搓揉着高仲的脸蛋。

高仲疑惑的看了一眼杨三老,不明白老人说这话的意思。

看着高仲疑惑的眼神,杨三老吃了一惊,这么多天来他是第一次见着高仲有了如此反应。便是面上一喜,继续说道:“你知道那张老爷是何许人?”

高仲摇头,将手中的红薯和土豆放入到了背篓中,张大了眼睛看着杨三老。

杨三老又见高仲不似之前痴呆,更又是来了兴趣:“那可是举人,自万历27年来我涪州又一个举人,那才学可是得了巡抚大人首肯了的。”

秀才、举人、进士这是明朝科举制度的产物,得了举人可就等于半只脚踏入到了仕途,那可是拥有了当官的权力,作为后备官员对待的。

可惜整个西南不尚文,整个大明朝共开科举89科,一共录取进士24866人,而整个涪州在明朝中举的一共34人,排整个四川第四。也就是说涪州的进士人数还没有明朝所有进士的零头都比不上。

和安徽桐城、江浙沪以及福建几个科举大省比较起来那更是连渣都不如。

所以说在涪州举人很宝贵,进士更是宝贝中的宝贝。明朝一共276年,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其中涪州才三十四个进士,平均八年才出一个进士,这是何等的凄惨。

到了而今偌大的涪州仅有一个举人,自然这个举人老爷无论是到了哪里,都会被当做宝贝的。


状态提示: 第一章 文曲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