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农门宠婿》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农门宠婿 () >> 145 归来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86790/

145 归来(2/3)

是宁阳县尊吴培海的事。

没有想到,这个吴培海还真是敢想敢做的,竟然默不作声的就在宁阳开展起来免费教化男女孩童的创举。

这还不算,吴培海在如此异常的天气里,邀请了嵩山寺的一初大师,设坛问天,结果,你知道吴培海下了什么命令么?

他竟然下令,全宁阳的百姓,不必等天冷种小麦,而是紧跟着播种水稻,说是菩萨的旨意!”

穆宗明得知此事的时候,震惊不已!

平复下来之后,对吴培海此人,感到嗤之以鼻,为了哗众取宠,获得上达天听的政绩,他是连自然规律也不顾了!

他以为之前旱季真得了菩萨保佑么?

哼,若非是他找到能人,挖掘出来丰富的地下水,他治下的田地,怎么可能获得丰收?

真指望菩萨?那些受灾的地方,信奉菩萨的百姓多的去了,也没见菩萨洒水成雨的救他们么?

他吴培海是拿全县的百姓生计豪赌他的政绩,竖子心大啊!

柳玉清大惊,顿时呆愣住了!直觉告诉自己,这件事有小满的事。

“老师,我要回家,对不起,我现在就要回家!”

“也好,你先回家,我迟些天也会去宁阳看看,这个吴培海究竟要闹什么!”穆宗明答应了柳玉清。

在穆宗明安排的两个人的保护下,柳玉清几乎连夜赶路回家,终于在六天后赶回了宁阳。

站到宁阳土地上,柳玉清看着满眼翠绿的秧田,惊呆了!

下个月十月,正常来说应该是要种冬麦的,但如今这里竟然是绿油油的一片生机盎然的秧田。

前世的这一年,跟现在一样的燥热,连十月份应该种下去的冬麦,都耽误到了过年时候才勉强种下,那一年的小麦在水涝的祸害下,颗粒无收,全县死伤过万。

如果换成是水稻?这么热的天气,持续了差不多三个月,有这三个月的时间,这时候栽下去的水稻应该足够成熟了!

今年的夏季一直一直到腊月里,才忽然间转成了正常的寒冬。

“柳案首回来啦!”

随着柳玉清的进城,宁阳县的人,一眼便认出来了玉清,当场很多人就欢快的叫喊起来。

保护玉清的两个护卫,在完成任务后,当即辞别柳玉清返回晋中。

柳玉清在县城不少人的围观下,频频点头,直奔家里,县尊那,稍后再去。

“玉清,回来啦!”柏立屏一个人在铺子里面,见到柳玉清回来,极为开心。

“娘,爹跟小满呢?”柳玉清第一想见的就是小满。

“你爹跟小满在山腰村,我们家在那边,刚刚盖了院子,你爷爷也过来了,现在都在那边收拾着,很快就能住人了呢!”

山腰村就是韩小满那两千亩水田佃户的集中地,这个村子,靠近县城,靠近嵩山寺,有近百户人家,一大半都是外来的。

韩小满在山腰村的村尾紧挨着嵩山脚下,建了个三进的院子,共二十间瓦房。说起来这个房子算山腰村的,但实际上跟山腰村村尾的人家,已经相隔有几里路远了。

韩小满看重的就是这里的安静,可以悄无声息的在后院嵩山上栽种玉米土豆辣椒。

即便家可能因为玉清跟爹的缘故,会有不少的人来人往,也可以安排在前院。

“玉清,你要不要先去看看你二姐跟玉香啊,她们两个如今也在县城开了铺子,卖的可都是读书人的衣服呢!”

柏立屏高高兴兴的将家里买了两千亩水田的事说了,也说了菩萨指示县尊再种水稻的事,最后也没有忘记玉春的婚事。

二姐再婚嫁给潘铁匠了?都带着玉香在县城开铺子了?小满帮的二姐?肯定的。

“娘,我先去山腰村看看!”

柳玉清见外面有几个人要进铺子,也不多话了,去找小满,山腰村在哪,自己当然是知道的。

“你等我一下,我关了铺子带你过去!”柏立屏没了开铺子的心思了。

“娘,我认识山腰村的,你先忙吧!”柳玉清没有等小满娘答应,就急匆匆的走人了。玉清现在急迫的想见到小满。

当玉清看到眼前这户三进的院落时候,心里百感交集。

“玉清?”韩小满正好出来送人,看到玉清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自己眼前,顿时惊喜不已,正要找他问问呢!

玉清满怀激动的看向小满,眼里饱含了浓浓的想念,嘴唇蠕动,想说的话,却被跟着小满出来的这些村民热情的打断。

随着跟村民的热情招呼,家里的韩承父子两人也都听到了声音,跑了出来,果然看到玉清了。

送走了热情的山腰村村民,玉清跟着小满他们一起进了院子。

前院有十间瓦房,围成了个凹型,中院五间瓦房,院落很大,里面已经移种了不少的树木,很多看起来就是老家里面移种过来的。这是爷爷的意思。

后院也是五间瓦房,瓦房的后面还开了个小院子,小院子门一打开,就是嵩山。

“玉清,怎么样?这可是我亲自设计的大院子,喜欢吗?”当着爷爷跟爹的面,韩小满还不敢问天气的事,只能先问问这些了。

“很大很气派,花了不少钱吧?”玉清咧嘴笑着,看到小满眼里的得意,心里满满的是感动。

“那当然,不过钱花的倒是不多,包括几间房子的家具,一共就花了两百两。县令大人,为了鼓励百姓栽种水稻,鼓励了我这一片地。

建造房子的时候,上溪村跟下溪村的


状态提示: 145 归来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