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战国明月》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战国明月 () >> 第244章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96373/

第244章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2/3)

退,三至千金,乃是吾等商贾都要敬重膜拜的前辈,如今两百年过去了,其子孙如今依把控着陶地的商贾贸易,不管是宋、齐、秦,哪一国控制陶丘,都要敬重陶朱氏几分。至于我……”

他自嘲道:”不管再怎么富,都与贵沾不上关系,濮阳城里的贵人们,依旧视我为贱商,也就公子不嫌弃我低贱,愿意登门做客。“

吕不韦态度诚挚,仿佛长安君就是他的知遇之主似的,但明月已经受够这些不知真假的话了,他思虑一番,决定把话摊开来说。

”不然,那白圭也是商贾出身,可后来却成了魏惠王的相,主持魏国轻重诸事,开凿鸿沟,治理浊河,让大梁成了天下舟车汇集之地,不也且富且贵,青史留名了么?吕先生难道就没这种由商入仕的志向?”

”岂敢,岂敢。“

吕不韦依然不为所动,他垂首道:”小人只想安分度日,奉养家父,为子孙多挣几亩田地而言,对出仕并无兴趣……“

”我看不是罢?“

明月含笑:”卫国一向人才辈出,曾有吴起、商鞅等,皆是大才,可却很少有人为卫国效命,究其原因,还是卫国太过弱小。“

卫国曾经是周朝在东方的诸侯伯长,地位极高,可越往后越衰微,要么被狄人所破,要么被晋、齐宰割,自己也内乱不堪。进入战国后,卫国屡次被魏、赵、齐争夺,越发衰败。到了上一代国君卫嗣君时期,卫国只剩下濮阳,贬号称君,成了魏国的附庸。

像商鞅、吴起这种人才,怎么会留在如此弱小的国度?

明月继续道:”我听人说过一个卫嗣君的故事,当时卫人如耳游说卫嗣君,卫嗣君既高兴又叹息。近侍说问他说‘国君为什么不让如耳担任相邦?’卫嗣君说:‘一匹像鹿的马可以标价千金,然而有价值千金的马,没有价值千金的鹿,因为马能为人所用而鹿不能为人所用。现在如耳是做大国相邦的材料,表现出要到大国谋职的意愿,他的心不在卫国,虽有辩才和智谋,也不能为寡人所用,寡人因此不任他为相邦。’“

顿了顿后,明月笑道:”我看先生也有如耳之志罢?卫国池小,装不下先生这条将要跃过龙门的大鱼,不知先生中意哪国?哪位主君?心中可有打算了?”

这是在询问吕不韦之志了,甚至还有几分拉拢的暧昧意图,他岂会听不出来?

吕不韦也没料到长安君会突然转这么一个话题,他心思机敏,瞬间已经想好了无数种应答之策,但就是不打算正面回答。

因为他还没考虑好……

正巧在这时,家中竖人来报,说是有濮阳的卫君使者来此,说是要接长安君入城!

”长安君,这是……“吕不韦被解围后感觉一阵轻松,同时故作困惑地看向明月。

”我此番来濮阳,却是奉家叔平原君之命,前来为卫君祝寿的,不巧在此盘桓半日,卫君见我迟迟不到,恐是急了。”

明月笑着起身,朝吕不韦拱手:“我说的事,吕先生好好考虑一番罢!等吕先生思虑清楚了,售酒之事,你我再谈不迟。”

他缓缓向外走去,在即将跨过门槛时,又忽而转身,瞧了一眼厅堂内似有微微动静的帷幕,笑道:“对了,先生别忘了替我向吕翁问好!“

……

和来时一样,吕不韦依然殷勤地送明月出去好远,等他回到家中时,酒宴长安君坐过的位置上,俨然坐着一位白发垂鬟的老者,坐在案后大快朵颐,一点不嫌弃这是被人吃过的筵席。

“阿翁……”吕不韦很是无奈,他这老父就是这德性,哪怕家财千金,依旧改不了当年做小商贾时的穷酸样。

但纵然如此,家父的建议,也常常会让他醍醐灌顶,毕竟是经历过数十年风浪,对天下上到诸侯封君,下到贩夫百姓的脾性都了如指掌的人精。

吕不韦之前说了谎,他父亲根本就没有去陶邑,一直在帷幕后暗中观察长安君。

“怎么?”

吕翁极没涵养地吮着油腻腻的指头,笑道:“你上次不是说与长安君合作,将让我家再获利千金么?为何如今却犹豫不决了?”

这时候,吕不韦方才装出的谄媚完全没了,而是淡淡地说道:“因为我知道长安君之志,可不止是贩一点蜻蜓眼、烈酒来获利,其志大矣!”

吕翁停止嚼肉:“那长安君的志向是什么?“

吕不韦却不答,反问道:“敢问阿翁,耕田之利几倍?”

吕翁不假思索地说道:“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

吕翁将油腻在自己的绸缎衣服上擦了擦,曰:“百倍!”

吕不韦眼中精光闪过:“那立国家之主,赢几倍?”

吕翁认真了起来,严肃地说道:“无数!”

“长安君之志,阿翁明白了么?”

吕翁有些愕然:”不至于此吧?“

”智者见于未萌,此事别人不知,我却看得出来。“

自诩为智者的吕不韦点评道:“阿翁试想,一位公子,不安分守己经营封地,谨慎度日,却在这王兄猜忌的风口浪尖上,在燕赵齐三处奔波布局,又琢磨着让秦国河东出事,处心积虑与秦抗衡。虽然世人皆知,秦乃赵国大敌,但世上真有如此为国为民不辞劳苦的贤公子?魏国的信陵君够贤明了罢,可他也只是招揽一二乡野贤才而已,可长安君呢,手已经伸到稷下,伸到我这来了……”

一向奉行杨朱利己主义的吕不韦朝地上淬


状态提示: 第244章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